江西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7.html
上次发出《中国有多少条澧水》后,立即收到黄爱明老师的留言,说他很早写过一篇有关澧水与澧县的文章,我很感兴趣,当即让他发给我。今天我把文章推出来,以飨读友。——编者按

三条澧水和澧县“四胞胎”

文/黄爱明

对于湖南人来说,“三湘四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发源于湘西北的澧水,从奇峰异石中汩汩而出,在崇山峻岭间潺潺而流,它在一直向东奔涌七百余里之后,时而沉缓时而喧嚣地汇入了浩瀚的洞庭湖。

位于澧水下游的澧县,则因澧水贯境而得其名。

在古汉语里,澧通“醴”,意为甘美的泉水。“澧澧”连在一起,则表示水的波浪之声。汉刘向曾赋曰:“波澧澧而扬浇兮,顺长濑之浊流。”

“澧”字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于沱,又东至于澧。”如果要把现在的岷山、沱江和澧水联系在一起,似乎有些难以想象地遥远,今人实难确切地考证了。

澧水的源头究竟在什么地方?据《澧县志》称,其源头有北、中、南源之说。北源为主,源自桑植县杉木界,中源在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南源在永顺县龙家寨。

三源于桑植县龙江口汇合后,经张家界至慈利纳溇水、茹水,至石门纳渫水、黄水、温水,经临澧至澧县纳道水、澹水、涔水,最后汇入洞庭湖。

故澧水及其八条支流史有“九澧”之谓,成为澧水流域的代名词。澧水的终点也有两说:一曰新洲,一曰小渡口。《常德水利志》载:澧水干流在小渡口与涔水会合后汇入洞庭湖。按当今航道级别的划分,小渡口以下即属滨湖地区。

历史上的澧水,并不止如今的余里,而是余里。在岁月的变迁中,它和它的支流在航道走向、里程长短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的支流已不复存在了。

(湖南澧水)

很多人都知道湘西北有一条澧水,然而对河南省的两条澧水则鲜有所闻。这两条澧水一条发源于方城县,现名澧河,向东流经叶县、舞阳、郾城,在漯河市汇入沙河,全长余里。澧河也属于山溪型河流,水质良好,被称为漯河市的母亲河。

另一条澧水发源于桐柏县,古称醴水,《辞源》载:澧水源出河南桐柏县西北胎簪山,与淮同源,别流西注,至唐河县南注入唐河。

神州之大,无奇不有。全国不仅有三条澧水,而且还有三个与澧县同“音”的县份,它们分别是河北的蠡县、甘肃的礼县和四川的理县,四县县名音同而字不同。可以说,澧县是一个“四胞胎”。

“四胞胎”在地图上居左窄右宽的“口”字的四角,河北的蠡县居东北角,甘肃的礼县居西北角,四川的理县居西南角,湖南的澧县居东南角。

河北省蠡县位于保定市东南部,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在“四胞胎”中人口密度最大。蠡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蠡县交通发达,经济繁盛,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迅猛。

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的礼县,紧邻天水,总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礼县古称兰仓,乃秦人崛起之地。这里不仅是先秦文化的发祥地,而且是黄河仰韶文化和长江巴蜀文化的交汇点。

四川的理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生活着藏、羌、汉等多个民族,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是“四胞胎”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县份。理县处于四川省西北部,最高海拔米,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米亚罗红叶风景区,有被誉为“西川第一汤”的古尔沟温泉,还有许多珍稀动、植物。

在“四胞胎”中,地处江南的澧县则是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份,总计达到93万。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为湘鄂边陲的重要通衢,也是环洞庭湖区域享有盛名的鱼米之乡。年以来,在有“湘北明珠”之称的澧阳平原上,发现了距今年的城头山遗址,并被冠以“中华第一城”的美誉。附:

中国有多少条澧水河

如果哪一天,有个操河南口音的人告诉你,“俺的家就在澧水边上,俺就是喝澧水长大的。”你千万不要惊讶,他不是冒充你老乡,他不打算骗你的钱,他就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澧水人。

本人一向孤陋寡闻,在碰上这个河南人之前,我一直认为澧水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这个“澧”字,也是因我们湖南的澧水而生,属于我们湖南澧水的专用字,除此之外,别无他意。也因为此,我们深感骄傲和自豪:我们的母亲河,是那么神秘,她“专有”的命名,让她在所有河流中出类拔萃,彰显尊贵。一个“澧”字,难倒了多少自以为是的读书人,当出门在外对人报出“澧水”这个地名的时候,他准会一脸懵逼。这时候你就会露出得意的笑:怎么样,不知道吧?会写吗?可是有一天,在火车的硬座车厢里,我对座那个一直默不做声的河南人,却接过话茬告诉我,他就是土生土长的澧水人,他那骄傲的表情,让我瞪圆了眼睛,我说你把这字写出来让我看看,他用手指蘸上茶水,在茶几上一笔一划写了出来,比我写得要流畅要漂亮。这下,轮到我一脸懵逼了。接着,这位大叔告诉我,如果你认为在中国的河流中,只有一条澧水河,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在中原也有一条澧水河,她就是我的家乡河——澧河。他把手机地图打开,滔滔不绝地说起了他的家乡河。听他说完,我赶忙百度,果真有这么一条河,嘿,还不止,好像在河北境内也有一条。这下,我真的完全懵逼了。先说河南的——澧河,在河南省中部,古称澧水,因源出山涧,清澈甘醇,故名。澧河干流全部在河南省境内。发源于方城县四里店(一说南召县老麓山),由西向东,流经方城县、叶县、舞阳县,至漯河市区西汇入沙河。河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澧河上游为伏牛山的暴雨中心,又多为山区,历史洪涝较为严重,建有孤石滩等多座水库及防洪设施。澧河支流丰富,干江河是其最大支流。再说河北的——澧河,发源和流经河北邢台市的一条河流,古名澧水。《水经注》说:“渚水出常山中邱,东入湡,至任合澧”。澧河发源于内邱、邢台和沙河三县西部山区的六条大川,流经内邱、邢台、沙河、南和、任县、隆尧、宁晋七县,注入大陆泽和宁晋泊,河道全长公里,是邢台市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邢台市的母亲河。澧河重要支流有七里河、白马河、牛尾河、马河、小马河、泜河等。我的天啊,原来澧水有这么多啊!说不准还有呢?只是孤陋寡闻的我不知道而已。那么,问题来了,“澧“字源何而来?这么一个生僻字,为什么有这么多河流抢着“注册”,要以此命名呢?对于河南的澧河,《水经·汝水注》有这样的记载:“出南阳雉县,亦云导源雉衡山……醴水又东南,径唐城北,南入城,而西流出城。城盖因山以即称矣。醴水又屈而东南流,径叶县故城北……醴水东径郾县故城南,左入汝。”而对于我们湖南的澧水,《书·禹贡》中写道:“出今湖南澧州永定县西历山,至安乡县会赤沙河入洞庭湖。史记正作醴。”看来,醴水就是澧水。祖先造字太过复杂,不知是先有“澧”呢还是先有“醴”?按“史记正作醴”来分析,应当是醴了。“醴”字很好理解,特指甘甜的美酒,因而用作河名很有寓意,也寄托了人们对家乡河流的赞美。写到这儿,我就开始瞎想,是不是最早原本都叫“醴水”,后来有人觉得是条河流,应该要把左边的偏旁写成三点水才对,抑或是求简单,就这么写了,最后被大众所接受,便都改成了“澧水”?是不是有点荒诞?懒得去想了,也懒得去查。反正三条河流同一个名字决不是一种巧合。里面应该有很多故事。会不会是先民迁徙而导致的同一命名?是澧水流域的先民迁徙到中原生活,还是中原入侵南方后命名的澧水?当我胡说八道了。相信网友能够给出正解。(下面是河南澧河舞阳段图片)(注:原创文字,如需使用,请与作者联系。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