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湖南篇

练好“三湘”绣花功绘就“四水”新画卷

长沙县金井镇茶园一角。人民网张桂贵摄

“今天我们要去长沙了,去看戏!”9月29日一大早,家住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的石拔专老人便穿上精美的苗服,赶到村口集合。她要看的戏是歌舞剧《大地颂歌》,这是一部以十八洞村脱贫故事为原型创作的大型史诗歌舞剧。用村民的话说,就是“演他们自己”,是湖南各地脱贫攻坚的缩影。

“三湘地出金,十里不同音”——湖南方言种类多,素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之说。交通不便、山河阻隔,复杂的自然条件是造就湖南方言多样性的原因之一。也正因此,湖南的脱贫攻坚曾面临前所未有的难度。

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沿着狭窄山路辗转来到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这给湖南的脱贫攻坚指出了一条清晰路径。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努力走好精准、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路子,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进展。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7年多来,“吃得苦、霸得蛮”的湖湘儿女上下同心,发挥扎硬寨、打硬仗,一茬接着一茬干的战略定力和顽强韧劲,以前所未有的“绣花功”,谋新篇、开新局,绘就了“三湘四水”新画卷。

精准施策

稳脱贫防返贫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

湖南是全国贫困面比较广,贫困程度比较深的省份之一。据了解,湖南有贫困村个,年尚有贫困人口万人,在全国排名第5位,约占全国的1/10。

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是湖南贫困问题的“通病”。

“送钱送物,不如建一个好支部。”无论是建档立卡、清理台账,还是政策落实、带动引领都离不开人的作用。湖南将加强党的领导,建设好基层组织,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因素,各级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勇担责任,下足“绣花功”,干好精细活儿。

年届七旬的老党员罗建德是浏阳市镇头镇双桥村的“微网格长”,因病致贫的村民罗国平一家是他联系的10户贫困家庭之一。今年,罗建德带着家人为肢体残疾的罗国平家的油茶林垦荒、覆膜、施肥,并对接驻村扶贫工作队,请来挖掘机对山地进行平整、开渠,使得高产油茶苗在罗国平家的地里扎下了根。

近年来,浏阳市全面开展党员联户包户的“党建+微网格”工作,构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支(党支部)-微(网格)五级立体化社会治理体系,党员直接联户,入党积极分子、非党员的乡村能人和志愿者纷纷参与到“党建+微网格”工作当中,确保“户户有人联、有人管”,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不仅仅是罗建德,遍布浏阳市的众多党员“微网格长”纷纷化身“小灵通”,与镇村干部一道服务基层百姓,为群众解决实际难题。

有了人员和组织保障,下一步就靠“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驻张家界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安家峪村帮扶工作队长刘志东常说的一句话。他认为,只有真真切切地帮助,让贫困地区拥有“造血能力”,精准扶贫才能够具有长远效应。

桑植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因路不畅、电不稳、水不通、零产业等发展短板,村民们守着张家界风景区的“绿水青山”,却没法将之变成“金山银山”。

年开春,一支扶贫工作队来到了走马坪白族乡安家峪村,加大真金白银投入,开山修路,输电供水。一时之间,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热闹非凡,生机勃勃。

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村民通过手机给记者展示现在的生活场景。人民网张桂贵摄

通了路,有了水和电,老百姓的生活变好了,但如何把丰富的自然资源进一步开发好、利用好,成为了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帮扶工作队的操心事。在认真考察了当地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后,工作队结合专家建议,决定投入数百万元发展白茶和蓝莓等产业。白茶和蓝莓种植基地的建设结束了安家峪村零产业的历史,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刘志东带着驻村帮扶工作队和乡里还联系山东一家公司到村里常年收购海网。安家峪村村民黎美秀今年参加了乡里组织的渔网编织培训,通过学技术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村民在学习渔网编织技术之后,一周编织一张海网,能收入-元,老人和妇女坐在家里就能挣钱。”刘志东说。

像编渔网这样的就业扶贫项目,几乎遍布湖南大部分贫困县。近年来,湖南省逐步建立起“”就业扶贫工作模式,即一套组织领导推进机制,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及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稳岗、精准服务四个关键环节和任务清单、稳岗清单、责任清单三个清单。年,湖南省62.8万脱贫人口中,有22.6万人通过就业实现带动14万贫困家庭中的49.8万人脱贫,直接贡献率为36%。

面对攻克贫困最后“堡垒”,湖南省尽锐出战,以精准扶贫为指引,猛攻“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着力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今年上半年,全省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剩余19.9万贫困人口已具备脱贫条件,正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退出。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胜利在望,但不等于胜利在握。稳脱贫,也要注意防返贫。

面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影响,湖南把防止返贫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大数据等一系列措施,做到“两不愁三保障”。

今年春天,刚刚摆脱贫困的郴州市宜章县石山村村民李竹喜得了一场重病,面对窘迫的家庭情况,李竹喜真是又着急又上火。没想到的是,驻村干部李运山来到李竹喜家,给他送来了一笔“救助金”。

原来,驻村干部通过“郴州防贫大数据监测平台”了解到他有连续几个月的大额医疗支出,考虑到李竹喜的实际困难,村里给他安排了公益岗位,并一次性预支了5个月工资共元,还给他申请了低保。

“以前,基层干部为了挨家挨户摸情况,可以说跑断腿、磨破嘴,现在通过大数据监测,就能随时查到返贫信息,筑牢了返贫堤坝。”郴州扶贫办负责同志介绍称。

脱贫成果来之不易,越到最后时刻,越要“绷紧弦”“拉满弓”,决不能有丝毫大意懈怠。

“我们将持续强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加快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湖南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信心满满。

 精准衔接

以摘帽为起点逐梦“强富美”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脱贫攻坚之中,真正实现乡村强、乡村富、乡村美才是关键。

湖南以扶贫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教育和医疗为保障,以环境改善和乡村治理为基础,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到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当无人机飞越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的茶乡小镇时,进入镜头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茶园。白天,茶园有采茶体验,有茶艺表演,晚上则有帐篷露营,乡风民宿。

“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采访组在长沙县金井镇茶园采访。人民网何萌摄

金井镇种茶历史悠久,至今有不少一百年到上千年树龄不等的古茶树。从年起,湘丰村开始结合本镇优势与湘丰集团实行共建发展,他们以茶为核心,生态乡村旅游为切入点,持续推进“一街带五园”发展的模式,即“脱甲茶街带茶园、虎园、花园、果园、菜园”的发展模式,不仅建成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还解决了当地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金井镇党委书记叶照君介绍,该镇以茶产业为核心,发展现代农业,将工业、文化旅游等一二三产业很好地融合了起来,不仅使星星点点的贫困户摆脱了贫困,各村村民也过上了现代田园生态生活。

农村产业兴,农民腰包鼓。湖南省探索特色农村产业发展之路,按照“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原则,确定优质粮油、特色蔬菜、优质水果、品牌茶叶、特色养殖、特色林产品、道地药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扶贫主导产业,至今年7月,全省创建产业扶贫基地5.3万余个,初步形成“四带八片五十六个基地”的产业格局。

韶山市银田镇银田村,因发展灵芝产业而远近闻名,也带动了以农活体验和红色研学为特色的乡村旅游。

院前的瓜果紫薇,院中的雕窗石坝,随处的藤蔓点缀,是主人王玲对客人特有的欢迎方式。王玲说,“有时候忙起来,需要村里30多户轮流接待研学基地的孩子们。”目前,她的“银田农家乐1号”可住下20个孩子,去年接待了一批,收入就有好几千元。

产业兴旺了,农民富足了,农村也变得越来越美了。

当采访团走进常宁市“油茶小镇”西岭镇平安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游客中心广场两边仿古建筑墙上的“福”字。一条小河蜿蜒穿越村庄,两岸古树郁郁葱葱,潺潺的流水中还偶尔游过一群鸭子,构成了一幅美丽、娴静的乡间油画。

“眼前的一切与前些年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平安村党总支书记周法文说,以前老百姓对河道的保护意识不强,把家里的脏东西、垃圾都倒进河里,河面脏乱不堪。

年靠着油茶产业富起来的村民们意识到河道保护的重要性,结合本地的家风文化,把河道保护写入了“村民行为八荣八耻”,并从源头上改变在河道乱丢乱排的恶习。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湖南广大干群的共同愿望,也是他们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

有收入也有乡愁,有劲头更有奔头。曾经的湖湘儿女在贫穷压力下外出就业,现在被美丽乡村吸引纷纷归巢,一幅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湖南大地渐次铺展开来。

精准引领

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彰显湖南精神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改革开拓精神早已融入湖南人的血脉,也在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大放异彩,湖南精神正在输出湖南样本。

拔穷根,发展产业是根本。湖南趟出了“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被媒体称为“精准扶贫的经典之作”。

湘西花垣县双龙镇双龙村农民施正茂,全家人均纯收入达到了元,成功脱贫。原来,在驻村帮扶的华天集团“订单收购”帮助下,以前令他种得“发愁”的西瓜、蔬菜,现在销到了大酒店的餐桌,都值钱了。他告诉记者:“以后要种得更多一点。”

许多像施正茂一样的贫困农民,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投入增加,技能提升,销路打开,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有机菜、“稻花鱼”、“铁骨猪”、猕猴桃等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破土、拔节向上。

创新金融服务,推进精准扶贫。为了增加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湖南大力推进“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为核心的扶贫小额信贷新模式,在每个县(市、区)都设立了不少于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初始基金,既让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有保障,也让银行吃下“定心丸”。

花垣县十八洞村男青年龙先兰,原本孤身一人、家徒四壁,在村里帮助下获得了5万元的小额信贷,他用这笔钱发展养蜂,当年即实现收入3万元。依靠着这笔启动资金,他实现了脱贫,生活也更加有奔头。

集体强起来,农民才能富起来。强化村集体经济,集约化经营让湖南乡村振兴也走出了一条“创新”路。

因多岩石而得名的常宁市西岭镇石山村,多年来一直是省级贫困村。石山村明月组人张永强,全家2人,是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山上都是石头,土地贫瘠,一身劲也没处使。”说起贫困,张永强满是无力感。

“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采访组在常宁市西岭镇采访。人民网张桂贵摄

改变,始于改革。年,常宁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石山村乘着这股改革的东风,用市场化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按照“资源变资产,产权变股权”的思路,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并通过土地流转,建立扶贫车间,让村民既可以就业,又可以分红。张永强被安排在了扶贫车间就业,每天工资元。年,两口子从村集体分红元。两项合计,全家纯收入达元,人均元,贫困的帽子现早已被他甩到脑后。

行走湖湘大地,采访团惊讶于乡村多样化的姿态——浸润人心的红色故居,青山绿水的生态村落,深厚历史的文化古村,展现出自然和人类互动中不同的风貌。扶贫中的湖南精神正推动湖湘大地量体裁衣、精耕细作,不断实现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生活的跃升。

长风破浪会有时,三湘崛起正其时。怀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壮志豪情,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道路上,湖南人民正勇立潮头、奋楫争先,以实干为笔,以初心为墨,一笔一画绘就着“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宏伟蓝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