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家界:曾用名“大庸”,界上人称“渣噶钙”,自称“国际张”,是湖南最小的地级市。曾经是湖南这个村里最最穷的村姑,奈何“天生丽质难自弃”,30年前被一位国内外知名的“星探”发现(是谁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一夜之间乌鸦变凤凰,咸鱼大翻身,从此靠脸吃饭,还改了名字。演过一些影视剧还演过国际大片,如今艳名远播海内外,成为湖南头牌之一,景区界的“老油条”。(开玩笑的,自黑而已不要当真)

2.没独立前的大庸县一直在湘西州和常德的怀中左右弹跳,49年前大部分时间跟着常德那边混,49年后跟着湘西州混,成为当时湘西州九县之一,但不论跟着谁都是最穷的那个。

3.后来景区出名了,分“蛋糕”就成了问题,因为景区处在当时属湘西州的桑植县、大庸县与属常德的慈利县之间,于是开始了三县大乱斗,打着打着就被上面知道了,上面以发展旅游业为由将三县合体升级为地级市,名为“大庸市”,而大庸县被废除成为现在的两区。

张家界行政图图/地图帝

4.几年后,因部分人嫌弃“大庸”之名太过平庸,决定与景区同名,更名为张家界市。至此,整个大湘西再无“大庸”之名。(虽然大庸在以前毫无存在感,但有一天真的没了,还是挺怀恋的。如今再无湘西大庸县,有的只是中国张家界)

5.为什么叫它中国张家界,因为我发现大家都只知道中国有个地方叫张家界,却没有几个人知道它是湖南的,而且有的本省人都不知道(),还把它和其他几个张家兄弟搞混,连网上新闻都会搞出什么河北张家界,湖北张家界之类的。

6.还有几个张家是有联系的,有个“四张政协工作联谊会”可以了解一下。

7.关于湖南的其它地方,因为交通不便,去的也不多,湘中,湘南那边从未踏足过,只知道也是同样风景如画的地方,有时间了我一定去玩!

张家界武陵源

8.老湘家人杰地灵,都是瓜净的后丝儿和乖妹儿(ˊωˋ*)长沙我去呆过几个月,妹子一个赛一个的可爱,又可爱又漂亮,加上撒娇一样的塑料普通话,简直了!我是男的我就娶长沙妹子,男生感觉稍微有点拽拽的(可能只是接触不多,无恶意啊)

9.然后去过湘西州几个县,印象深刻的的是途中在保靖县城买过一个油粑粑,卖油粑粑的奶奶一听我的口音就问到“你是大庸来的吧”?哇塞!顿时有一种在外闯荡多年的游子归家被唤小名的感觉,原来外面还是有人记得大庸这个名字的,感动(°з°)-

张家界吊脚楼图/

Mr-RichardLi

10.张家界基本都是土家族,但90%都被汉化了,想在张家界体验吊脚楼和土家文化的,王家坪,沅古坪了解一下,那边有大量的吊脚楼群。想去感受纯正的土家族得去湘西州的龙山、永顺,当初大庸建市是想把这两个县也一起拉过来的,可惜没有成功(这么想想,庸庸野心挺大,是要搞土家自治吗)

11.在湖南姓彭、覃、向、龙、庹的十有八九是湘西的,而且多数是土家族,也有苗族的。

12.因为以前的土司制度,湘西这边的后生伢子们从明朝开始就一直作为朝廷雇佣兵存在,在嘉兴一带抗击倭寇,(而百年之后陈渠珍的师也是在同样的地方抗击同样的敌人)大家以立军功后回乡建设家乡为荣(据说早上过年俗称“赶年”就是与外出打仗有关),清朝更是湘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竿军”了解一下。

光张家界就有台湾总兵刘明灯、福建水师提督孙道仁,这俩都是跟着左宗棠镇守东南的楚军将领(以前东门桥河堤边上那一溜石板街就是刘明灯出资修的),桑植的“刀帥”贺龙就不用说了,还有个叫覃子斌的远征军团长可以了解一下(据说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团长的原型之一)

13.湘西最后一个土匪就是大庸县的,一直到年才被剿灭。当时抗美援朝据说拉了10万湘西土匪去参军,守山头是一绝,好几场大胜仗就是他们打的,具体可以搜一下金珍彪(这位是我老乡)。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图/桑植在线

14.前面有人说张家界是宝藏城市,真的不是骗你们,如果不想去那几个老景区,除了上面说过的王家坪,桑植的八大公山、慈利的四十八寨、永定区的红河谷、七星山,这几个可以考虑一下。

15.霉豆腐、剁辣椒是俩个好东西。

16.在我父母那一代,天门山还未开发,没有索道什么的,爬上天门洞是他们学生时代用来吹牛的一件事情。在我外公、外婆那一代,主要出行方式还是澧水的航运,那时他们以能在津市吃一碗牛肉粉作为他们出过远门的标志。(但我还是觉得我们的黄豆肠子米粉好吃)。

17.桑植有湖南唯一的白族乡。

18.还有,如果在火车站或者景区门口被拦,这时仅需一句“我日是渣嘎啊钙滴”。

文章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侵权请联系删除!

·张家界生活·

策划:一川

编辑:一川

来源:知乎

圆滚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