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6月10日电(记者柳王敏)堂屋、马厩、练功房,不大的院子,几座简易的木结构平房……72岁的贺学舜,如今时常会到贺龙故居走一走。
“就在这个练功房内,我堂伯贺龙跟我爷爷贺勋臣一起练武,当时贺龙只有16岁,爷爷20岁,贺龙能举起很重的长刀,在家乡很有名气。”贺学舜说。
图为贺学舜在贺龙故居内。新华社记者柳王敏摄
位于武陵山脉腹地、湖南省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夏天的雨,随风洒落,满眼群山苍翠,贺龙故居屋顶上,苔藓新绿,生机勃勃。
然而,百年前的桑植,并不如今天这般安宁。“耕地少,交通闭塞,生活环境很艰苦。”说起贺龙在家乡招兵的故事,贺学舜很激动,“他对家乡很了解,大家苦日子过怕了,听说跟他去参加革命能吃饱饭,响应的人很多。”
离故居不远处的村口有一棵皂荚树,树龄超百年。贺学舜时常跟人讲起树下的故事:“年冬天,贺龙牵着马喊我爷爷去刘家坪开会。我奶奶把马牵上来,后面还跟着我爸爸,只有8岁。”
“就在这棵树下,贺龙对他们说,别送了,就到这里了,他给奶奶三块大洋,奶奶不肯收。贺龙就把三块大洋塞进我父亲手中,说‘弟弟,你拿起,听话’,然后,就和我爷爷骑马往刘家坪方向走了。”贺学舜说。
图为贺学舜与村口的皂荚树。新华社记者柳王敏摄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记载,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在桑植举行突围誓师大会。当日晚,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人率领下,红二、六军团告别湘鄂川黔根据地,告别父老乡亲,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
贺龙这一走,再也没有回到故乡桑植。
作为红军后代,82岁的桑植县村民杨光茂对过去的穷苦生活记忆犹新,“那时候我们是‘辣椒当盐、玉米壳叶做棉、吃(黄豆、青菜)合渣过年’,现在有白米饭、猪肉吃,村民还有存款,生活好了不知多少倍。”
杨光茂所在的村子位于龙潭坪镇,革命战争年代,村子余人中就有30多人参加红军,村内的山崖上有红军战斗的遗址,壕沟、弹孔清晰可辨,村子后来改名为“红军村”。
被群山包围的红军村,部分村民居住在海拔米的山坡上。如今,水泥路畅通到了家门口,村民用水、用电问题已基本解决,通过粽叶产业带动,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杨光茂说。
经过多年努力,这个位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深度贫困县于年脱贫摘帽,同年12月底,黔张常铁路正式通车,“和谐号”动车驶进桑植县,湘鄂渝边区结束了铁路“空洞”,迎来发展的春天。
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以桑植民歌为代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走进桑植,走进革命老区这片红色热土。
革命先辈怀揣理想告别的故乡,早已胜过当年理想中的模样。
图为贺龙雕像。新华社记者柳王敏摄
如今,村口的皂荚树枝繁叶茂,笔挺长青。站在树下,贺学舜不无感慨:“贺龙走的时候说,我回来给你们修大房子,让大家过上好生活,这么多年过去了,日子比他当年许下的愿更好了。”
贺龙纪念馆前坪矗立着一座雕像,贺龙面带微笑,昂首挺胸,大步向前。当地人为这座雕像取名——“回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