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薪火传承“十三五”桑植县红色旅游发展综述深冬暖阳高照,青山绿水间,红色桑植,游人不断。在湖南百年红色教育基地,游客正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贺龙故居,游客驻足参观,缅怀革命先烈;在贺龙公园,同样迎来一批批游客瞻仰贺龙元帅铜像,合影留念……虽受疫情和旅游淡季影响,桑植的红色旅游景区内依然处处涌动着喜人的变化、实干的热潮。连日来,记者一行来到桑植县,进景区、下乡村、跑部门,一睹这片土地别样的红色和炽热。▲资料图桑植,是一片红色沃土。这里是贺龙元帅的故乡,是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十三五”期间,桑植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主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旅游融合、产业扶贫、绿色发展”战略,坚持“红色当头,三色融合”发展思路,主动融入张家界旅游经济圈,发挥“旅游+”功能,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旅游业态不断完善,红色旅游蓬勃兴起,被评为年度“中国国家旅游最佳红色旅游目的地”。春风得意马蹄急。近年来,桑植进一步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全力做好保护开发、服务提质升级、活动营销、精品景区线路打造等工作,重点打造了刀劈盐局旧址、洪家关革命烈士纪念塔、红二方面军出发地纪念馆、贺龙纪念馆等景区,红色旅游产业链明显延伸,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年到年底,桑植红色旅游总收入21.92亿元增长到39.39亿元,增长79.69%,旅游人数由.4万人次增长到.62万人次,增长54.26%。年国庆中秋假期,张家界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受到游客热捧,其中桑植县洪家关旅游景区同比增长24.35%、芭茅溪盐税局旧址同比增长55.93%。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寒冬下,桑植红色旅游如何逆风飞扬?随着黔张常铁路、张桑高速的通车运行,桑植县加强了与张家界核心景区互补对接,每年近万名游客涌入桑植;洪家关文旅小镇、苦竹寨改造、红色旅游智慧信息系统等等重大项目相继上马;桑植白茶、桑植粽叶等特色产业已经走上了品牌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品牌化的康庄大道。有着红色基因的桑植举办了多场形式多样,“接地气”的红色旅游活动,引来无数的“聚光灯”!年,桑植县成功举办湖南省红色旅游文化节暨桑植民歌节;年,组织参加省旅博会和省红色旅游文化节等节会,赴黔张常铁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宣传推介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举办“对接张家界旅游、助推桑植脱贫攻坚”研讨会,举办了张家界市第二届网红直播旅游界暨虎牙“合租大富翁”活动……景区景点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走进贺龙纪念馆,工人们加紧修缮展馆,一片繁忙的景象。高峰时期,这里日均接待逾万人次中外游客,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备受青睐。如今,桑植正加快提升红色旅游配套服务水平,不断促进景区全面升级。刘家坪、洪家关景区建设完成投入3.1亿元,贺龙纪念馆,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指挥部旧址、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景点修缮一新;九天峰恋景区建设完成投入3.4亿元,已完成国家4A级景区创建,今年正在进行景区配套设施建设。▲贺龙故居“国庆期间天天爆满,讲解次数最多的是一天7次。”在占地地约2平方米的纪念馆刘家坪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讲解员谷秀芹说,今年9月起,红色旅游人气超过往年同期,讲解服务被大幅预定。其馆内以丰富的史料、独特的视觉,全面展现了木黄会师、湘西攻势、壮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长征从桑植出发、甘孜会师等重大历史事件,全面展示着红二方面军的丰功伟绩。寻访贺龙足迹,缅怀革命英烈;重走长征路,唱红军歌,尝红军菜;过草地、搭建营房亲子拓展……位于刘家坪白族乡的湖南百年红色教育培训中心,一堂堂深入基层的实践课堂正在进行,现场感受和体验互动多元融合的培训模式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湖南百年红色教育基地这里不仅有多功能教室、户外拓展基地、红色文化党建广场、长征大礼堂、农耕文化体验园区以及军事户外拓展体验区等,基地能同一时间容纳人用餐和住宿,还能开展红色党性教育、青少年研学游学、社会实践、户外拓展、农耕文化等活动。年9至12月,短短4个月的时间,湖南百年红色教育培训接待省内外游客人数和上年同比翻了二番,共接待红色旅游、党性教育培训、青少年研学共计学员5.8万人次,人数呈爆发性增长。桑植县还组建了红色文化宣讲团队,从县直机关,学校、党性教育基地,红色研学基地等选拔红色宣讲员,以弘扬“长征精神”“贺帅精神”“革命初心”等为重点内容举办培训班。在重点红色景区、景点设立“特色党课”,课程有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珍贵感动的影像,也有渗透内心的音乐。其中,故事《回家——元帅74年风雨回家路》《一碗米饭有多重》,让千万游客感动得红了眼眶,湿了脸庞。丰富多样的微党课、培训课程和新颖独特的教学形式,让厚重的红色文化“活”了起来。“张家界必须深耕‘红色’,打造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桑植县红色旅游产业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桑植县借助已有的红色品牌,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游、乡村休闲游、民俗文化游等,红歌寨、毕兹卡休闲度假山庄、张家界大鲵湾、白族小院等一大批星级宾馆、民宿客栈、农家饭庄雨后春笋般问世,实现了从“景点游”到“全域游”的转变,实现数万人就业和增收。在桑植,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一大批优质的农特产品,曾经的荒山也变成“桑植白茶”采摘体验园。和桑植白茶一样,曾经养在深闺的桑植农副产品都成了“宝”。茶叶、粽叶、萝卜、竹编、菊花芯柚等“桑植特产”争艳市场。年9月29日,“印象桑植”农产品示范馆开馆,桑植白茶、娃娃鱼深加工产品、葛根、腊肉等等桑植特产应有尽有,有效拓宽该县农产品销售渠道,助推当地农户端上“旅游碗”,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对于桑植红色旅游年如何顺势而为,实现再提升、再发展?桑植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陈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红色旅游成为桑植县推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接下来将重点抓好“五个一”活动,推动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旅游升级,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绽放新的时代光芒,激励我们沿着红色足迹继续阔步前行。”桑植县委副书记肖运谋深有感触地说,过去的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桑植县的红色旅游正以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逐渐崛起,红色旅游正悄然改变着老区面貌,为老区人民带来新的思想观念,推动桑植脱贫致富、乡村振兴。肖运谋说,下一步,将继续打好红色文化这张牌,优化红色旅游发展布局,着力抓好文旅项目建设,提质红色旅游配套功能,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实施红色旅游精准招商,强化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和吸引力,提高红色旅游规范化水平,将革命传统教育与乡村旅游、旅游扶贫开发等有机结合,走出一条红色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的‘红色+绿色’经济之路,从传统“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的桑植县,助力革命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早日迈向旅游强县。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桑植,这片热土上的红色文化正在灿烂绽放,并已渐入佳境。放眼未来,我们相信,这片发展的红色热土必将迸发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弘扬桑植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作者丨唐晴编辑丨唐生英值班主任丨段晓辉终审丨卓志华出品丨掌上张家界编辑部本平台为张家界日报社所有。任何单位、个人使用、转载或者传播张家界日报社旗下媒体版权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书面授权。除法定合理使用范畴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传播其享有版权的作品(作品形式不限于文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90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