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耕耘近20年,他不仅在工作岗位上发光,更在业余时间参加了一个又一个志愿者工作。因此,他被共青团北京市委授予了“先锋志愿者”称号。
命悬一线
年,刘刚来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象牙塔里的工作紧张忙碌,下班后,一些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会经常相约小聚,尽情享受青春时光,但刘刚希望把时间留下来做些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
年,受姐姐影响,他积极报名参加了《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志愿接线员。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著名记者陆晓雅创办的“青春热线”电话人气爆棚。当时,打来电话的都是一些16—40岁的年轻人,很多人遇到感情问题,也有工作、家庭方面的困惑。他们不希望将内心世界展示给身边的人,倒希望通过电话向陌生人倾诉。经过培训,刘刚成了义务心理咨询员,每周来“青春热线”办公室接听热线。
尽管过去了15年,但有一通电话他至今难忘。电话那头是一位年轻女孩子,因为感情问题,她打算通过电话留下在世上最后的声音。刘刚接到电话,心里很着急,但又不能表露出来,他怕说多了,也怕说错了,就选择静静听这位姑娘的倾诉,时不时给予回应,潜移默化地开导,这一聊就是一个半小时。当挂电话的时候,刘刚能够确认,那位姑娘暂时放弃了寻短见,她要回去再好好想想。
挂了电话,刘刚很欣慰,他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事,救人于“命悬一线”,晚上九点半出了办公室,他骑着车,吹着口哨,一口气从西三环骑到南二环的家。有时候,刘刚从电话中感到压力,有时他也需要咨询,但他从心理咨询员的培训中了解到,他不能把自己格式化和定义化,不能把所有责任推到自己身上。这份志愿工作他做了3年,其间帮助了很多人,自己也收获很多。
春风化雨
—年,刘刚参加到另外一项志愿工作中——歆语工程。歆语,美妙的语言。歆语工程,即把美妙的语言传递给社会,这是北外为践行社会责任而发起的一项志愿活动。每年暑假,北外师生会到老少边穷地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6年间,刘刚带着学生去了贺龙故乡湖南桑植,周恩来故乡江苏淮安,以及湖南凤凰等地,每一期20天,给当地中小学生补课。
大学生们走进课堂,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弟弟妹妹们,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当然,有时遇到个别“捣蛋鬼”,大学生也会被气得哭着跑出教室。刘刚还记得在桑植县一所中心小学,小老师被气哭了,他来补场。他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励志课,他问孩子们,想不想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成为北外的大学生?想成为并不难,是去北京上学,还是留在小镇?命运在自己手中,只要付出努力。他对孩子们说:“这不是凭空说教,这是我的人生经历,我出生生活的环境,比我支教的任何地方都落后。”讲完这些肺腑之言,这些四年级的孩子走心了,接下来几天学生表现都很不错。
刘刚一直在思考“这些贫困地区孩子们最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他觉得,孩子们最需要专业性比较强、工作比较稳定的老师。比如当地一些老师本身不是专业学习英语的,培训一段时间就教上英语;同时最基层有各种困难,教师稳定性不太高。
他说:“我们这些志愿者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呢?生活环境导致一些孩子进取心不是特别强。我们并不是教几个单词,而是希望他们能对英语产生兴趣。我们在教孩子们学习语言的方法,启发他们举一反三,但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在江苏淮安一所中学,一位同学受到启发,她告诉我,她将来要报考北外。箭要射在靶子上,练就了射箭的本领,也要找到自己的靶子。”
奥运荣光
年,刘刚投入到新的志愿者工作中——奥运志愿者。
说起奥运,刘刚感慨良多。他还清楚记得北京第一次申奥那天——年9月23日。当时他很喜欢体育,申办奥运对于还是高中生的他来说意义非凡。他用收音机收听实况转播,当听到萨马兰奇念出“北京”的时候,他兴奋至极,拿起事先准备好的鞭炮到楼下点了一挂,那时是凌晨两点多,身边的人都沉浸在喜悦当中,谁知是空欢喜一场。
八年后的年7月13日,北京终于成功申奥了。他当时就在北京,从方庄一直走到天安门广场,一路上,不管认不认识,大家彼此拥抱欢呼,真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盛大节日。那个场面,直到现在他一闭上眼依然清晰浮现在脑海。
北京奥运会需要志愿者,他加入交通部T3志愿服务车队,为奥运官员服务。尽管工作并不复杂,但从招募到培训用时一年多,还要经过技术考核、业务培训,过程很不轻松。但刘刚想,这是自己国家办的奥运会,自己热爱体育,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参与其中,都是一份荣耀。
奥运会开幕式那天晚上,有两个法国电视台的记者提出到刘刚家里,和他家人一起观看奥运开幕式,他毫不犹豫答应了。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随着经济奇迹的发生,普通中国家庭有了自己的住房,全家老少围坐在大屏幕液晶电视前观看奥运开幕式。比起盛大的开幕式,法国记者似乎对刘刚一家人更感兴趣,特别是看到他们幸福的生活,体会到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时。
担当奥运志愿者促使刘刚有机会去更多地思考志愿者工作的意义。他很认同奥运会志愿者的口号“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他觉得,以前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小老百姓,觉得自己干不了什么,但自从担当志愿者,在普通工作点点滴滴中感受到他人在获得帮助时的快乐和幸福,收获到来自亲朋好友和素不相识的人的尊重和佩服,他觉得人生更有意义了。“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彩云之南
至年,刘刚开始了一份特殊的志愿者工作,到云南鹤庆县挂职副县长。
刘刚坦陈,去之前对云南的了解只局限在网上和书上,以为那里枪支毒品泛滥,但到了鹤庆发现,这里安全状况良好,且气候宜人,景色迷人。
初来乍到,刘刚需要面对诸多挑战。首先,鹤庆处于米的高原,云南菜又是多油、多盐、多辣,最重要的是当地人说方言,他怎么也听不懂,过了三个月才稍微适应一些。
从大学来的挂职干部大多会分管或协管教育,县领导很器重他,还让他同时分管工会、团委、通讯社、媒体等方面的工作,这也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老百姓。当地70%是白族人,白族人热情好客,具有民族原生态特点。
从象牙塔尖到基层单位,不免带着一些书生气,当地干部群众会不自觉地和他保持距离,这不利于他开展工作。刘刚想了很多办法,让自己尽快融入进去。谈到扶贫,他发现,当地人希望生活更富裕一些,但他觉得除了扶“贫”还要扶“智”和扶“志”。古话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身为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务是推动当地教育更上层楼。思想改变了,眼界开阔了,自己再努努力,生活就会越过越好。
尽管挂职只有一年,但刘刚希望能为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利用北外的外语教学资源,他组织当地英语教师到北外去进修,同时再请北外的教师来鹤庆县讲课,“走出去,请进来”,一年下来,该县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升,学生们的英语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北外老教授齐平身后留给大学一笔遗产,希望大学能帮助把钱捐给祖国教育事业。在刘刚的牵线搭桥下,鹤庆县创办了齐平助学金项目,总金额4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学生有困难可以申请,考上大学还可获得元奖学金。
校园生活
在北外工作将近20年,刘刚说,他越来越爱北外了。
现在,刘刚是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他尽力为北外的老同志们服务好,在与老同志交流服务的过程中,他的心态依然积极但却更趋平和,做事沉稳,与岁月一起沉淀着自己。
作为教育工作者,他希望自己能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和感染他人。他在校内担任了另一项志愿者工作——海淀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一般来说,大学老师不太重视体育锻炼,加上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很多人身体早早出了状况。刘刚一向热爱体育,他希望把健康生活方式推荐给周围同事。比如游泳,每天中午,他先去游泳馆游米,然后再去食堂打饭。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同事加入了“午游”队伍。他还组织了足球队和羽毛球运动小组,校园里,很多人的观念转变了,在顾及工作和家庭的同时,也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最想说:“我爱你,祖国!”
Q=《北京青年》周刊
A=刘刚
Q我们的国家发展到今天,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你是怎样见证的?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A以我的经历来说,我亲身参与到北京申奥、北京奥运会、60年国庆、70年国庆等大型活动当中,我看到祖国方方面面的变化。
Q说一件在你记忆中,你与祖国息息相关的、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A我学的是体育专业,自己也热爱体育运动,我觉得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百年奥运吧。从年第一次申奥失败,到年第二次申奥成功,再到年奥运会,我都是亲身参与,整个过程历历在目,感触至深。
Q你要送给祖国什么祝福?
A最想说的是“我爱你,祖国!”我在云南挂职,用云南话表达就是“祝福祖国样样好!”
Q“祖国”这两个字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祖国意味着家,国家给我安全,给我自豪,给我温暖,给我幸福。
Q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都是追梦人,你的中国梦是什么?
A我的中国梦,从大的来说是,希望世界和平,社会公平;对于我的国家来说,希望祖国强大,人民幸福;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希望家庭和睦,平安顺心。
Q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你是怎样理解“追梦”的?
A每个人都有梦,重要在于过程,个人、集体和国家都要为之而奋斗和努力。
Q在“追梦”的道路上你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A我是很多国家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参与并见证祖国的强大,这都是难忘经历。
Q在你追梦的过程中,你认为激励你的是什么?是什么让你走向成功的?
A我觉得自我坚持最重要。我希望多年以后,当我回过头想一想,我觉得我一路坚持走下来,问心无愧。
Q面对追梦道路上的困难,你是怎样应对挑战的?
A放平心态最重要。我觉得任何事情,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每个人希望要个好结果,但经历的都是人生一笔财富。
Q当你认为自己取得成功时,你对荣誉感和自豪感如何体会?
A还是要看淡这些所得到的,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当别人把你当回事的时候,你不能把自己当回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Tips
刘刚
年5月出生于吉林省临江,年天津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期间赴云南大理州鹤庆县挂职副县长、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离退休人员党总支副书记兼工作处副处长。
曾先后荣获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优秀工作者、首都教育系统健康之星、海淀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五四奖章”、优秀青年工作者、“歆语工程”贡献奖、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工作者、优秀志愿者、太原理工大学杰出校友等荣誉称号。
文杨晓
编辑韩文苑、刘子茜(实习)
摄影解飞
图片编辑刘艺琳
美编聂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