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之韵
土家族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密基卡”或“贝锦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土语:Bifzivkar)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两县;重庆市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秀山、彭水等区县;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
年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中国境内土家族的人口数为人。
一起来了解一下土家族的风土人情吧!
基本概况
土家族北支(湖南省湘西州,张家界市以及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的五峰、长阳,渝东南,黔东北)自称“毕兹卡、毕基卡、密基卡”等等。南支土家族仅分布于湖南湘西州泸溪县内的几个村落,自称“孟兹”,南支土家语与北部土家语不能通话。
民族服饰
现在的土家族服饰,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或裙;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改土归流”后,由于受封建王朝的压制,以及中原文化的强大影响,土家族的男女服装均为满襟款式,改掉了“男女服饰不分”的民族服装,加以土家族的家织花边,保持着本民族服装的浓厚特色。
土家族民居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吊脚楼依山而建。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现在的土家族大多居于木质吊脚楼,一般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依山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
土家族吊脚楼
宗教信仰
土家族处于原始宗教崇拜阶段。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其祖先崇拜为土王、八部大神、向王、向王军,这些都是土家早期的祖先神,认为其灵魂可以庇护本民族的繁荣昌盛。建有庙、祠堂,定期祭祀。对自然崇拜,认为万物皆有神。土家族认为人死后变虎,虎也可变人。敬祭白虎,各地都有白虎庙,有的家里神宪上供有白虎神位,以求保佑平安。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过去有巫师驱鬼。有的地方信道教。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1.八部大王祭
“八部大王祭”在土家族中世代流传,由来已久。八部大王庙碑叙述其历史沿革说:“首八峒,历汉、晋、六朝、唐、五代、宋、元、明,为楚南上游……故名为八部者,盖以威镇八峒,一峒为一部落……”说明当时土家族地区共八个区域“峒”,八峒各有其首领,而土酋涅壳赖(保靖县首八峒人)被公推为首,故名八部大王,后人立八部大王庙以示纪念,庙中届年必行祭祀,称“八部大王祭”。
远期祖先神保留较多的是土王、八部大神、向王、吴王、田王等,认为其灵魂可以庇护本民族的繁荣昌盛。并建有庙和祠堂,定期祭祀,如对八部大神的传说。八部大神是土家族先民中八个部落的酋长,在土家族长期迁徙过程中作出过贡献。据说八部大神是喝虎奶长大的,其先祖是虎。现在湘西的永顺老司城,龙山马蹄塞和水坝洞,都建有八部大神庙,每年的节日盛会,群众都会来此游乐、祭祀。
“八部大王祭”祭祀活动历史悠久,蕴涵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梯玛与巫术”
土家语称巫师为“梯玛”,汉语叫“土老师”、“土司子”或“土师子”。土老师作巫术时,都要先请太上老君来授予职权后,才能驱使鬼兵神将,隐约参合有道家的“水分”在其中。关于土老师来历较多的传说,是土老师的祖师去西天取经,获得半本经书和八个铜铃。在回来的路上,客老师向他要走半本经和两个铜铃。土老师再上西天取经,佛爷就不再给他经书。西天佛爷就说:“客老师一本经;苗老师半本经;土老师没有经,乱搬经,百说百灵。”只有师刀、砍刀、铜铃六个等,而没有经书。
清“改土归流”前,土老师依赖于土司制度,权力较大,后来权力渐渐缩小,有的仅主持宗教仪式,有的兼作“土医”(“巫医生”或草药医生),现已濒于绝迹。
特色美食
土家特产一:土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土家族的传统特色美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油茶汤对土家族人来说一日三餐少不了。土家油茶汤的制作方法精细,用料考究,主要原料包括花生米、核桃仁、黄豆、芝麻、脆哨、茶叶、菜籽油等,所制作出来的油茶汤脆酥润滑,口齿留香,朵颐愉悦,神清气爽。
土家特产二:土家酱香饼
土家酱香饼是土家族的的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闻在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僧人研制出来的,现在全国各地都有酱香饼的踪迹。土家酱香饼主要选用优质面粉为主要原料,再配以甜面酱、郫县豆瓣酱等调料,这样制作出来的酱香饼集香、辣、甜、脆于一体,口感十分美味。
土家特产三:土家掉渣烧饼
土家掉渣烧饼是土家族的传统特色小吃,其制作方法十分精细,选用面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所制作出来的掉渣烧饼令人口齿留香、百吃不厌。
土家特产四:炕洋芋
炕洋芋是土家族的传统特色小吃,其制作方法很简单,炕是介于用少量食用油煎与炸之间的一种烹饪方式。所制作出来的炕洋芋香辣酥脆,外酥里嫩。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文化,古老的"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土家族"摆手舞"?
土家族摆手舞源远流长。据同治本《来凤县志》卷三十二转载《湖广通志》记载说:“施州漫水寨有木名普舍树,普舍者华言风流也”,这段文字生动地记述了一千多年前,漫水土家人围着普舍树摆手的情景。它是来凤土家族摆手舞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
摆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土家族古老风俗的民间舞蹈,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也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它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整个活动以舞蹈、唱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年5月20日,土家族摆手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跳摆手舞时,男女相携;同边摆手,屈膝下沉,俯仰有致;鸣锣击鼓,舞乐相和,众人欢娱;反映出土家族人敬神、祭祖、祈福、迁徙、狩猎、劳动等生活形态,与土家族人的风土人情息息相通。
神秘的土家族傩戏?
镇远县土家族傩戏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镇远县尚寨乡的民间传统戏剧,是土家族长期以来与各民族文化相融合而又独立发展的一种文化娱乐方式,是我国极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属巫文化范畴,它保存在尚寨民俗之中。长期以来在尚寨土家族传承着傩戏的产生,与原始崇拜和信仰有极大关系,它以巫术的形式沟通所谓人与神的联系,借以驱逐邪恶,其目的是为了驱鬼逐灾、祈求寿丰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消灾灭祸。
土家族节日?
土家族舍八节
土家族牛王节
土家族女儿会
土家族六月六晒龙袍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中国织锦主要有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四川蜀锦、杭州杭锦和少数民族的土家织锦、壮锦、黎锦、傣锦、侗锦、瑶锦、苗锦和爱得利斯锦等,其中,土家织锦与壮锦、黎锦、傣锦合称为“中国民族民间四大名锦”。
在武陵山腹地的秘境里面,土家族世代传衍了丰富的传统工艺,包括染织、刺绣、雕刻、竹编、绘画、剪纸等,而最为绚丽多彩的便是土家织锦。土家织锦俗称“打花”,又称“打花铺盖”,土家语叫“西兰卡普”,“西兰”是打花的意思,“卡普”是铺盖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西兰卡普”。
土家织锦,是一门指尖上的艺术,是盛开在中华民族浩瀚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一双双灵巧的双手在五彩斑斓的纱线上划过,一幅幅精美的土家织锦如同无声的乐章,在诉说着土家族的历史和图腾。他们没有文字,却把自己所创造的文明穿在了身上。他们书写着逝去的乡愁,也表达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梦想。
恩施土家女儿城
??恩施土家女儿城,仿古与土家吊脚楼相结合,完美的体现了土家族的民风民俗。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以灰色角砾岩铺就。
??女儿街是女儿城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是城区最繁华的街道,同时也是恩施市区商业最为繁华的街区之一。土家女儿城整体布局为南北朝,城区各个街区相互贯通。
??土家女儿城囊括家小商品,间风情客栈,30家特色餐饮,40家美味小吃,平景观草坪,平综合运动中心以及全国首创室内情景剧场-女儿城大剧院,同时还拥有湖北省内最大的水上乐园。
走进土家族地区,山清水秀给人一种灵气,迷人的风情——摆手舞、撒尔嗬、五句子情歌、女儿,会让你如痴如醉。百闻不如一见,有机会一起去感受一下土家族的风土民情吧!
图文来源: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传承文明、立信统数之家、多彩贵州风、么么锐、一朵桃靥、木汝文化、互联网之民族印象、百度百科、知乎、网络、瑞文网、新知网
封面来源:Vcoistnt、Lily張
图文排版:荀兰婷
责任校对:张逸晨、李忠勤
编辑审核:张国胜、余青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