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指贯穿在整个舞蹈中,能被观众直接看到的舞者身体姿态。仗鼓舞的体态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上肢前倾,体现在仗鼓舞动作“摆”的最后一拍造型中,要求身体前倾,眼睛与仗鼓的上端平行,如图3.7所示。二是运动者屈膝下沉,代表步伐为马步蹲,并贯穿于仗鼓舞的基本动作“转”之中,每个动作的重心移动都需经过马步蹲这一姿态。律动是指有节奏地跳动、有规律地运动,在舞蹈上通常表现为人体的动作与步伐在舞动时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仗鼓舞的律动特征主要体现在:一,舞者双膝的均匀颤抖带动身体有规律的上下起伏。二,舞动时舞者同边顺拐,并以腰为轴,双手持仗鼓左右划8字。三,每个动作的出脚和收脚都要保持丁字步。在对白族仗鼓舞的调查中,笔者了解到仗鼓舞律动特征产生的原因与该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息息相关。桑植县周边群山环绕,白族人民常年在山地中耕作,他们背农作物下山时会将身体前倾来保持平衡,这就是仗鼓舞律动特点“驼背”姿势的主要来源;遇下雨时,丁字步相对于两脚脚尖向前更能防止走滑,这便是仗鼓舞基本步伐丁字步的灵感源泉。
由此可见,仗鼓舞的律动特征皆来源于白族人民的日常生产劳作,使这一项目充满丰富的生活气息。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相伴的舞蹈是了无生趣、枯燥乏味的。在民族体育舞蹈所配的音乐中,我们听到的是音乐,透过音乐感受到的却是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特质。在仗鼓舞的伴奏音乐中,由于几个白族乡镇相隔距离较远,其音乐特点也略有不同,这三个白族乡镇的仗鼓舞所配音乐中都融入了本乡的特色与风情。
仗鼓舞的表演主要是由打击类与管弦类两种乐器伴奏,其中打击类乐器主要是以锣、鼓类为主,传统的仗鼓舞表演始终有鼓点的伴随,其目的是让仗鼓舞者踩住节奏点,作为舞者队形或造型变化的标志;管弦类乐器则以唢呐吹奏为主要旋律,用以配合仗鼓舞的舞蹈动作与韵律。舞蹈表演一开始,众人要齐发“呦嚯”一声或在舞蹈兴起之时“嗨,嗨”两声,为仗鼓舞的表演增加亮点。在表演过程中,舞蹈动作随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变化,节奏快时动作力度饱满,似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节奏慢时动作软绵柔美,似在享受悠然自得的田野生活。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仗鼓舞的音乐在传承中多少有些改变,但音乐中的锣鼓点与旋律却保留至今,这成为仗鼓舞音乐中的一大特色,也成为白族人民跳仗鼓舞时共同的默契。在马合口村的仗鼓舞传承人谷春凡看来,唢呐不适合用在仗鼓舞音乐中,她认为唢呐是农村操办嫁娶喜事之时才用,而仗鼓舞有时会用于丧葬之中。
因此在马合口村的仗鼓舞伴奏音乐中,除了固定的伴奏旋律外还将仗鼓舞表演时的后半段与桑植民歌进行完美融合,使其成为一场完整的歌舞表演,呈现出一幅有歌有舞、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因此马合口村的仗鼓舞是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具有广场舞艺术的特点,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麦地坪村的仗鼓舞则应用于游神、祭祀活动居多。每年农历十月十五在村中都会举行庙会活动,由三元老司主持请神、游神、娱神、安神这四大仪程。
由于村民对游神仪式的重视程度颇高,因此游神仗鼓舞需运用最传统、最原始的音乐和表演形式进行呈现。游神时的音乐采用的是2/4拍的锣鼓伴奏,以锣鼓的敲击声预示下一个动作的开始,以锣鼓声的强弱预示下一个动作是摆还是转。由于游神时的参演队员都是钟必武精心挑选的,并经过长时间的排练后队员与游神音乐已达到高度默契,在表演时才能将仗鼓舞动作与音乐进行完美融合。
芙蓉桥村王安平编排的仗鼓舞广泛应用于舞台表演和竞赛活动中,因此表演音乐也是别具一格。他们以唢呐、牛角、螺号的吹奏示意舞蹈的开场,表演时以唢呐和锣鼓声的起止示意队形的变化,在舞蹈中偶尔还穿插了说唱词:“寸白军,征百战-----最后落到桑植县”,说唱的内容是以歌唱的形式叙述先祖远征的不易和异地创业的艰难,歌词具有赞扬与缅怀祖先的意味。
通过对仗鼓舞音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桑植白族人民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他们时刻不忘先祖远征的艰辛,将自己对祖先的缅怀和对后代子孙的期望都寄托在他们的民族传统体育之中,同时我们也能了解到白族是一个重视感恩、重视发展、重视传承、重视教育的民族群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