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初心
——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花园村扶贫纪实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时指出:“必须切实抓好脱贫致富这个战略性任务。”“要分类指导,把工作做细,精准扶贫。”张家界人牢记总书记嘱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真扶贫、扶真贫,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战果。
桑植花园村,群山环绕绿树茂盛,深山里一条9.6公里的乡间公路蜿蜒其中,紧密串联起全村10组户人,留下了花园村脱贫攻坚最真实的印迹。年,市委办、市档案馆成为花园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后盾单位,市委书记虢正贵亲自联点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结合花园村实际,多次展开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精培产业、精建班子、精筑基础、精织保障,将花园村打造成了精准扶贫的生动样本。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花园村掩映在绿水青山中。
用心扶贫:
从打通“制”富之路,到拔除思想穷根
“路不通打工不方便,而且农作物不好卖,也卖不起价格,村里很多荒山荒地无人种植,村民们带着在‘穷窝’里过一辈子的消极怠工思想混日子等接济,懒惰嗜赌之风盛行。”说起过去花园村的贫困,村主任顾庆林满腹感慨,“是因为交通闭塞让村民不敢想着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导致越来越穷。”
花园村是典型的高寒山区村,平均海拔米,总面积2.8平方公里,自然资源匮乏可耕种农田面积不足亩,加之山势险峻交通不便,农产品出不去企业进不来,重重青山于花园村发展产业而言就像一层层枷锁。
年5月27日晚,市委书记虢正贵在桑植县花园村贫困户谷忠安家中和该村帮扶工作队、党员组长、群众代表等围坐一堂,在月光下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屋场会”。
穷,也让花园村村民变得保守。直到年,虢正贵的一次调研,让这个村迎来了改变的契机。
年3月24日,虢正贵率领湖南省湘江集团深入花园村进行调研;同年10月,由湖南省湘江集团投资修建的扶贫公路——湘江公路在花园村正式动工;年底花园村建成村部至洪家关集镇、至县城5米宽的水泥通乡公路,彻底打通全村交通脉络。
“必须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进道路、电网改造、安全饮水、通讯设施、危房改造等方面的建设。”虢正贵不止一次强调基础设施在脱贫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条路,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方向的改变,更让村民第一次意识到,改变命运就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村里的人经常打趣我,说我是舍得了‘猪圈’套得住工作。”年公路修建时,岩岗塔组村民刘秀珍的猪圈成了第一个“拦路虎”。她开始时有点犹豫,工作队反复做工作,以她自己的经历开导。原来,因为道路不通又要照顾孩子,刘秀珍无法出门务工,一日两趟送孩子上学全靠双腿走路,家里的山货、猪肉也很难运出去,显然路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越一个猪圈。
如今,路通了,刘秀珍就近在乡镇上一家餐馆里当服务员,上下班方便还能照顾孩子,家中身患残疾的丈夫也没有赋闲在家,而是选择在河北邯郸某工厂务工,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的保障后,刘秀珍一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村里像刘秀珍一家靠劳动脱贫致富的村民比比皆是,这都是路带来的改变。年公路竣工后,花园村便接到医院价值10万元共斤大米的大订单,一下子就把村民的种稻热情调动了起来。
此外,道路这一硬件设施到位的同时,驻村工作队和村部多措并举加强就业政策宣传,为出门务工和留村务农的村民均拓宽就业劳动渠道,搅活以往村里懒惰怠工的“死水”,形成了以稳定收入作为脱贫保障的良性循环。
一方面花园村搭建了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和渠道,村民可多方面获取就业信息,同时对在外务工的村民补贴交通费,鼓励村民积极就业,目前贫困户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60户人,全年工资性收入万元以上。
今年5月27日晚,月亮刚爬上山头,虢正贵再次来到刘秀珍家,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屋场会”,昔日的猪圈早已不见身影,只瞧见一条干净敞亮的水泥公路蜿蜒而上,虢正贵亲切地和老乡们围坐一圈,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解国家帮扶政策。当村民再回想起修路时工作队走村窜户,组织大家拆这拆那、出工出力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不能再等靠要了,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生活!”刘秀珍说道。
花园村新村部外墙上书写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标语,激励着每一位花园村人奋勇前进。
用脑扶贫:
从“单一输血”到“技术造血”
没有产业的扶贫就是以血填井。
“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大力培植产业,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延伸特色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从帮扶工作伊始,虢正贵就对花园村产业脱贫之路提出具体指点意见。
驻村工作队发现花园村属高海拔气候,农作物产量低,但产出的稻米和蔬菜品质上乘,便另辟蹊径——不能以量取胜,就从质的方面入手。
四年扶贫,驻村工作队多次开展优质稻、水果栽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培训,联合村委干部创建的“花园里”大米品牌,凭借软糯香甜的口感而远近驰名,同时建成标准蔬菜大棚50多个,发展以西红柿为主要品种的蔬菜种植80亩,建成生态农庄优质水果基地亩,发展农户庭园式优质水果种植多亩。
发展优质稻、蔬菜和优质水果为这个贫困村输入了致富的血液,但光输血,不能造血,终究不可持续。为此,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花园村还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建立村级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企业与贫困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为产业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年,花园村建成村社合一的共发农机服务示范合作社,与69户贫困户全部签订产业帮扶协议和分红协议,扶贫产业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覆盖率达%,为农户们提供农作物种子进行技术指导和设备支持,并统一收购稻谷进行加工和销售,解决农户产销的后顾之忧,每亩一年还可以增收0元,有效促进农户脱贫致富。
“以前自产自销,出门走山路一趟最多背50斤,又累又不赚钱,现在有了合作社就不一样了。”岩岗塔组的村民刘金奎笑着说道。
如今,“花园里”大米的销量呈现出喜人的增长形势。仅年一年,通过共发农机服务示范合作社加工优质稻米就超5万斤,销售额超40万元,至两年累积盈利17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至两年里,花园村共兑现产业奖扶资金32万余元,向全村69户贫困户发放合作社分红收入1.5万元,促进全村农户通过发展产业直接增收万元以上。
打通交通闭塞的桎梏,形成优质稻支柱产业,以村集体经济为贫困户增收创收,花园村结合本地实际闯出了一条符合自身优势的产业扶贫之路,彻底激活内生发展动力。
用情扶贫:
从帮到点子上,到扶到人心里
年,虢正贵来到刘德福家,仔细询问着老乡的年收成;年,虢正贵前往顾庆平夫妇家,关心夫妻俩在养殖方面的难处;年,虢正贵和贫困户闫振娥同劳动,同做同吃一顿饭;今年1月22日,虢正贵在鲁光家的家中忙着贴新春对联,一起吃团年饭...
多年来,虢正贵一直心系着那群山里的“亲戚”们,他的脚步深深地烙印在花园村的路上,为驻村工作队的干部们树立了典范。
市委办驻村工作队吴凤庸刚来到花园村时人生地不熟,为了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他选择了最“笨”却最实用的办法——用脚跑遍村里的每家每户,用手画出详细的地图。
花园村山多人稀,要准确了解每家每户的具体位置和情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又正值雨季,因此说到吴凤庸这个名字,村民都记得是一个满身都是泥“脏兮兮”的干部。
“后来也没有再继续细化地图了”吴凤庸谦虚地说道:“因为跑得多了,村里的地图就在心里了。”
周金才在扶贫工厂内用打米机进行打米。
从手绘地图到心中自有地图,驻村工作队和村委干部的扶贫笔记,笔笔记下群众所需,是村民口中的“及时雨”。
建档立卡贫困户闫文州是村里出名的龙虾养殖户,今年初国内疫情爆发和资金周转问题让他举步维艰,关键时刻驻村工作队主动“找上门”,积极帮助争取小额贴息贷款,还提供一定金额的产业扶贫补助,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能人带动作用。”虢正贵指出工作队要驻扎到群众中去,加强指导和帮扶,切实将扶贫精准到每家每户每人,不搞大水漫灌,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想村民所想,解村民所困。近年来,工作队和村委从群众的实际困难出发大力开展民生项目,建成村集中供水项目实现全村%村户通自来水,村民再也不用为用水问题而跋山涉水;建成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办事服务大厅、图书室、卫生室、文体活动室等相关功能配套完善,极大方便了村民办事;全村贫困户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花园村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与干部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通路以后,孩子上学方便了,村民装修房子节省成本了,医院不再犯难了...在这条乡间公路上,扶贫干部们又开始忙活起来,脚步匆匆的身影绘就了一幅幅的生动画像。
深秋的清晨,花园村还笼罩在白茫茫的云海里,这条乡村公路静谧地盘旋在山间,不时有专业骑行者穿梭而过,惊起了路旁树枝上歇息的麻雀,叽叽喳喳唤醒了整座山村的一天。
11月15,第二届桑植县“澧江公馆杯”自行车挑战赛隆重举行,花园村公路被选作为比赛路段,从刘家坪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骑行到花园村,参赛者可尽情领略当地的红色文化和自然风光,花园村的美丽正在被更多的人看见,乡村旅游的火苗被点燃,一幅幅幸福生活画卷在山间铺开。
文图丨伍雪梨邵颖
值班编辑丨罗红艳
值班主任丨向欣
终审丨周和平
出品丨掌上张家界编辑部
本平台为张家界日报社所有。任何单位、个人使用、转载或者传播张家界日报社旗下媒体版权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书面授权。除法定合理使用范畴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传播其享有版权的作品(作品形式不限于文字)。
原标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初心——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花园村扶贫纪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