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桑植县常住总人口人,其中(9镇29乡),澧源镇人,官地坪镇人,龙潭坪镇人,陈家河镇人,五道水镇人,鏖家村镇人,凉水口镇人,利福塔镇人,瑞塔铺镇人,沙塔坪乡人,河口乡人,上河溪乡人,人潮溪乡人,西莲乡人,白石乡人,桥自弯乡人,谷罗山乡人,苦竹坪乡人,芭茅溪乡人,八大公山乡人,细砂坪乡人,岩屋口乡人,蹇家坡乡人,两河口乡人,上洞街乡人,打鼓泉乡人,空壳树乡人,汨湖乡人,竹叶坪乡人,长潭坪乡人,四方溪乡人,洪家关白族乡人,马合口白族乡人,淋溪河白族乡人,刘家坪白族乡人,走马坪白族乡人,美蓉桥白族乡人,麦地坪白族乡人。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桑植县常住总人口人,其中,澧源镇人,瑞塔铺镇人,官地坪镇人,凉水口镇人,龙潭坪镇人,五道水镇人,陈家河镇人,廖家村镇人,利福塔镇人,空壳树乡人,汨湖乡人,竹叶坪乡人,走马坪白族乡人,人潮溪乡人,西莲乡人,白石乡人,刘家坪白族乡人,芙蓉桥白族乡人,麦地坪白族乡人,马合口白族乡人,长潭坪乡人,淋溪河乡人,洪家关乡人,桥自湾乡人,谷罗山乡人,沙塔坪乡人,苦竹坪乡人,四方溪乡人,芭茅溪乡人,细沙坪乡人,八大公山乡人,蹇家坡乡人,岩屋口乡人,河口乡人,上河溪乡人,两河口乡人,打鼓泉乡人,上洞街乡人,天星山林场人。年末,全县总户数16.63万户,总人口47.33万人,其中:男性24.71万人、女性22.6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43.74万人;常住人口38.95万人,其中:城镇15.97万人、农村22.98万人。桑植居住有18个民族,土家、白族、苗族为主要人口,他们世居山区,保留着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特征,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异彩纷呈。土家族占全县人口的50%,服饰、语言等民俗与周围邻近湘西自治州、湖北鄂西土家族风俗相近同。桑植白族为湖南唯一白族聚居地,曾长期称为民家人,其先民于宋末元初从云南大理迁徙而来,其民族特征多样,以崇尚白色为主要特征,嗜好苞谷烧酒,待客敬筛三道茶,居四合院加八字朝门,信奉本主神,以歌舞传情订婚等众多习俗。桑植高山族主要由台湾高山族农民闵德清从台湾岛辗转迁徙而来,年日本侵略者占踞台湾,因不堪忍受日本军国主义的奴役,只身离家来大陆,到处流浪,后于年在桑植县凉水口一带定居而成桑植常住民族,他们保留了特殊的台湾少数民族风俗。年全县生产总值为万元,同比增长8.2%,同比增速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增长9.8%。人均生产总值为元,同比增加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6∶21.9∶65.5转变为12.3∶20.8∶66.9。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16.4%和7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1.3、6.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到15.1%,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实现程度为85.1%,同比增加2.1个百分点;其中: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民主法治和生态文明的实现程度分别为76.1%、81.6%、98.3%、97%、99.2%,同比分别增长-0.7、6.1、0.3、17.7、0.7个百分点。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5.39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2亿元,增长4.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44亿元,增长5.6%。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8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业服务业分别完成产值9.77亿元、1.8亿元、4.14亿元、0.8亿元和0.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5.6%、-0.6%、9.5%和7.8%,主要种植业、林业产品产量及牲畜存出栏情况见下表。全年水产品总产量为吨,同比增加吨、9.2%,其中养殖产量吨,同比增加67吨、14.7%。全县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台,同比分别增加1.3%/1.4%,其中:柴油机千瓦/台,汽油机千瓦/台,电动机8千瓦/台;大中型拖拉机千瓦/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千瓦/台,耕整地机械千瓦/台,农用排灌机械千瓦/台,机动喷雾器千瓦/台,收割机千瓦/台,机动脱粒机千瓦/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千瓦/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千瓦/47台。全年完成机械化耕地面积13.99千公顷,比去年增加0.3千公顷,机械化收获面积4.46千公顷,比去年增加0.04千公顷,机械植保面积13.97千公顷,比去年增加0.19千公顷;农机产业总收入万元,同比增加0.7%。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02亿元,同比增长6.9%。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08亿元,同比增加2.7%。宿业5.66亿元,增长7%,餐饮业2.43亿元,增长3.1%。全年出口总额万美元,同比减少30.4%;实际使用外资万美元,实际使用内资9.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9.9%。拥有各类市场26个。全县实现旅游收入21.92亿元,同比增长28.3%。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人。继续被省确定为知识产权试点县。全县有各类学校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初中28所(含九年制学校15所),小学所(包含中心小学26所,片小7所,教学点所)。年内中小学招生数为人,同比减少人、3.2%,其中小学、初中、高中、职中分别为人、人、人、人;毕业生为人,同比增加人、5.6%,其中小学、初中、高中、职中分别为人、人、人、人;年末在校学生总数为人,同比增加人、2.5%,其中小学、初中、高中、职中分别为人、41人、人、人;年末有专任教师人。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在全县基本普及,年末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5%,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0.01%,小学毕业升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4%,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0.9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61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