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中的曙光

自北伐失败,国民党单方面毁约,国共合作破裂之后,中国共产党下定决心建立自己的工农武装,并于年发动了南昌起义。然而,在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下,南昌起义宣告失败。起义军突破敌人的包围圈,最终在井冈山会师并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土地革命。

此后,红色根据地如星星之火一般在中原大地上建立,几成燎原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调动全国力量对红色根据地进行围剿。围剿先后进行了五次,而中央红军凭借自己的机智粉碎了反动势力的前四次围剿。

年底到年中,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时,由于博古和李德的冒进主义与保守主义,导致红军作战失利,局势日益不利。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摆脱国民党反动势力军的围击,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试图在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师。

长征,自此开始。次年11月1日,湖南省桑植县的一户农民家里,一个小女婴悄然出生了,孩子的母亲此刻却全然没有喜色。

贺捷生在湘西

作为一名红军战士,她的部队即将北上长征绕过国民党的军队。北边有高耸严寒的雪山和荒无人烟的草原,气候恶劣,粮食短缺,军马疲惫,所以她无法预测她是否能带着这个孩子活着走完长征,出生于危难之际的这个女婴,名叫贺捷生。

贺捷生的母亲是红军战士蹇先任,而父亲则是此时正在率领红二方面军突破敌人包围圈的贺龙。贺龙同志生于年,是湖南桑植人,建国后十大元帅之一。年,他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打败奉系军阀,占领开封。

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贺龙同志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于8月1日与周恩来、叶挺、朱德等同志一起,发动和领导南昌起义。年,贺龙同志率领红二方面军开始长征。次年中旬,贺龙同志成功率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

蹇先任

贺捷生的母亲蹇先任出生于年,是湖南慈利人。她生长在一个开明的家庭中,自幼便与兄弟姐妹一同投身于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年,蹇先任同志加入中国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在湖南长沙一带从事地下活动。

年5月,因为反动军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并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暴露了共产党人身份的蹇先任与弟弟处境十分危险。于是,根据党组织的安排,蹇先任姐弟穿过敌人的封锁线转移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当时,因为贺龙同志在根据地周边开展游击战争,蹇先任便果断地加入了贺龙同志的队伍中,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第一位红军女战士,担任文化教员的工作,也教过贺龙同志。

在相处中,两人逐渐萌生了感情,于年9月结婚。婚后贺龙同志根据组织安排在外打仗,而蹇先任因为怀孕随军不便,便留在根据地继续从事地下工作。年,蹇先任同志生下了两人之间的第一个孩子,女婴红红。

贺龙

糟糕的是,由于此时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疯狂围击,蹇先任不得不带着红红跟着组织四处转移。在奔波的过程中,大伙病饿交加,生存环境极度恶劣,红红也不幸在妈妈的怀中去世。祸不单行,反动军队追上了大伙,蹇先任同志的弟弟被敌人残忍杀害,自己也被敌人抓捕拷问。

极度悲痛的蹇先任同志始终未曾屈服,而是在敌人松懈之际趁乱逃脱,扮成乞丐在乱世中苦苦寻找自己的队伍。终于,在年,蹇先任同志找到了红军队伍,她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受到了大家的敬佩。

年底,红军攻克了蹇先任的老家慈利县,蹇先任也与妹妹蹇先佛等人会面,大家都珍惜着这来之不易的相聚,妹妹蹇先佛也在姐姐的激励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年11月,蹇先任同志在湖南农村生下自己的第二个孩子。此时,贺龙同志率领红二方面军突破敌人多个团的围追堵截,接连取得刘家坪等战役的重大胜利,击毙、俘虏敌军师长级人物数人。

蹇先任(右一)、贺捷生(右二)与贺捷生姨母蹇先佛(左一)合影

捷报频传,好事成双。在得知自己的女儿出生后,贺龙同志十分高兴,请同行的萧克将军帮孩子起一个名字,叫做“捷生”,意为在红军胜利之时出生,有着十分美好的寓意。

这个名为贺捷生的小女婴生于红军长征这一艰难的时间段,但出生时恰逢红二方面军逆境打出重大胜利,可谓在危难之中的一线曙光,让人们看到之后胜利的希望。

艰难地成长

后来因为战事失利,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反扑,集结了大量反动军队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再次围剿。面对强大且疯狂的敌人,红军在权衡之下决定继续进行战略转移,红二方面军和红六方面军开始了长征。就这样,出生19天的贺捷生成为长征队伍中最小的一员。

父亲贺龙每天都需要率军与前来追击的敌军激战,稍有不慎就可能战死沙场。父亲在前方尽力保护着后面的行军人员,无暇顾及小捷生。行军途中,条件十分艰苦。母亲蹇先任十分担心年幼的贺捷生重蹈姐姐红红的覆辙早夭,尽自己最大努力保护着她。

在抢渡澧水时,蹇先任同志与其他后备人员坐在摇晃的小船上进行转移。为了保证小捷生的安全,母亲用带子将她紧紧绑在自己怀里。这时国民党反动势力直接派出飞机对渡江人员进行轰炸,大量炸弹落在小船周围,瞬息之间就出现了人员伤亡。

四渡赤水显奇兵

船在江心,随着汹涌的江水摇摆不定,几乎失去控制。稍微晚一点渡江,就有可能被天上落下的炸弹炸死。危急之下,蹇先任将小捷生紧紧保护在怀中,拼了命地往前划船。

被炸毁的小船残骸不断地飘来,阻碍着船上人前进的方向。蹇先任几乎绝望,但是为了怀中的小捷生,她用尽全身的力气和大家一起划桨。炸弹的碎片飞来,在她的脸上、身上划下了伤口,但她浑然不觉。

最终,小船强行渡过了澧水,她的双手也被船桨磨出了鲜血。劫后余生,她顾不得自己的伤口,赶紧去看怀里的小捷生。只见小捷生挤得脸色发紫,再加上长时间在船上颠簸,衣服已经被屎尿弄脏,孩子本身也哭得几欲昏阙,声音嘶哑。

蹇先任又悲苦又怜惜,尽管自己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她还是颤抖着双手赶紧将小捷生清理干净,抱在怀中呵护。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产后虚弱的身体让蹇先任经常两眼发昏,就想直接倒在路上,但是怀中嗷嗷待哺的小捷生又再次让她坚定了意志,继续向前走。

艰苦的长征生活

走在山中,天气经常捉摸不定,时晴时雨。变幻的天气让小捷生病弱的身体雪上加霜,再加上补给严重不足,物资奇缺,蹇先任只能将身上仅有的外衣紧紧地包裹着孩子,让她在自己怀里休息。好景不长,在一场大雨后,身子骨弱的小捷生还是发起了高烧。

在这种恶劣的极端环境下,发高烧基本上宣告了死刑。蹇先任心中满是绝望,第一个孩子就是因为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发起了高烧,最终不治,死在自己怀里。难道自己的第二个女儿也要重蹈姐姐的覆辙?

蹇先任不想认命,她把所有可以保暖的衣物都裹在小捷生身上,将她抱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她,同行的妹妹蹇先佛也到处想办法寻找物资来帮助姐姐,随行的军医看了看孩子的情况,叹了口气,用了些土法子试着治疗孩子。

所幸军医的法子有用,蹇先任也照顾得当,再加上小捷生顽强的生命力,在即将走出草地的时候,小捷生的病情逐渐稳定了下来。每天蹇先任都得拖着产后虚弱的身体步行踏过泥泞的草地,但她始终稳稳地抱着小捷生,给孩子带来了生的希望。

彼时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物资奇缺,倒在途中的人不计其数,人员大减。幸好蹇先任和同样带着孩子的妹妹蹇先佛相互扶持,再加上组织的帮助,最终凭借她们顽强的意志力翻越了雪山,走出了草地,迎来了会师。

蹇先佛一家

在当时,艰苦的长征中,这样两位伟大的母亲拼尽自己的全力保护住了孩子,让两个年幼的孩子顺利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直是一个奇迹。特别是刚刚出生19天的贺捷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不得不感叹父母的爱护和生命的顽强。

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顺利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基本结束。蹇先任一行人也来到了陕西根据地。此时,经过长征的艰难旅程,蹇先任等人全都饥累交加,疲惫不堪,1岁的贺捷生更是严重营养不良,又黄又瘦,让人生怜。幸好时任陕甘宁边区主席的林伯渠想办法花钱为蹇先任母女买来一只奶羊,才让二人脸上恢复一点血色。

在陕甘宁边区,年幼的贺捷生与父母亲一起度过了短暂而宁静的美好时光。好景不长,次年年7月7日后,日军全面侵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陷入危难时刻。

此时,贺捷生的父亲贺龙需要率军进行抗日,而母亲则被组织派去苏联学习。民族危难之下,父母皆受此重任,事务繁忙,年幼的贺捷生无人照顾。几经考虑之下,贺龙同志实在无法,只能忍痛将爱女送回湖南桑植老家的部下家中,并再三叮嘱:乱世岁月,祸福难料......如遇不测,捷生可以改姓,但千万不能更名。

贺龙和战士在一起

至此,贺龙与蹇先任两夫妻继续投身于共产主义伟大的革命事业之中,而年幼的贺捷生也被迫与父母分离。这一分别,就是13年。

在此期间,贺龙同志与蹇先任同志先后经历了全民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历经艰险,九死一生,最终见证了新中国的建立,而年幼的贺捷生生活在湖南老家,生逢乱世,条件艰苦,加上早期长征时挨饿受累,营养不良,小小的捷生身体一直不太好。

自强不息

新中国建立后,局势暂时安定。一直关心贺捷生的毛主席和周总理记挂着她的下落,年,贺龙与蹇先任终于在湘西找到了失散已久的爱女。此时的她,因为经年冷湿的环境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先天不足的身体显得佝偻。

尽管如此,身体的瘦弱和艰苦的环境并没有压垮贺捷生的意志。年仅十五岁的她十分勤劳懂事,在回到父母身边后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环境刻苦学习,于年成功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并在毕业之后到青海的学校教书。

在这里,贺捷生一工作就是5年。在当时条件较为艰苦的青海教书育人5年,让贺捷生对生活有了很大的感触,也为她日后的创作之路埋下了伏笔。之后,贺捷生开始从事军史研究宣传工作,先后在军事科学院和政治部任职。80年代左右,贺捷生渐渐做起了文学创作。

曾经苦难的生活不仅没有打垮贺捷生,反而令她积累了大量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现实素材。因此,她先后发表了《击毙二王的报告》《祝你一路平安》等几部现实主义报告文学作品,在当时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贺捷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一职,获得此成就后,她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年,贺捷生从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的岗位上退休,开始全力进行文学创作。次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贺捷生少将

年,贺捷生凭《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一文,获人民文学奖优秀散文奖。这位出生19天就参加长征的最小女英雄,这位自强不息,一直坚持创作研究的国家少将,在今后也将继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国家作出贡献。

艰苦岁月

贺捷生从出生开始就历经磨难,在父母的陪伴下最终走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与父母分离十多年,又在新中国成立后和父母团聚,为新中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然而,还有更多的人,在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中默默地牺牲在沿途。

长征之前,面对敌人五次围剿战争,中共红军因突围就先后牺牲了大量人员,特别是最后一次反围剿作战的失利,直接导致根据地不稳,红军不得不战略性转移,开启了万里长征。

在那个乱世的艰苦岁月里,有很多青少年担忧国家命运,毅然参军加入共产党,甚至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都知道《倔强的小红军》这个故事。

陈赓同志和倔强的小红军

在长征途中,队伍走到了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荒无人烟的草地上,几天几夜都走不出去。这里只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泥沼,找不到一粒粮食。很多人不得不啃树皮,吃草根。这时陈赓同志遇到了一位瘦弱的小红军,便拿出自己仅有的存粮给他。

面对陈赓的好意,小红军拒绝了他,说自己有粮食,让陈赓同志不用担心。等到陈赓同志再次见到这位小红军时,他已经饿死了。这位倔强的小红军只有十四五岁,没有姓名,也不知道他家在何处。

如果没有遇到陈赓同志,他或许已经在草地的某个地方默默地牺牲了。即使这样,他也倔强地拒绝了陈赓同志仅有的一点点青稞,将生的希望还给了陈赓同志。

在二万五千公里的长征中,无数个这样默默无闻的英雄倒在了路上,深埋于雪山之下,草地之中。正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长征伟大的胜利,让共产党的有生力量摆脱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围剿,最终顺利会师,让共产主义得以继续发展壮大。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在此期间,红军与反动势力进行了数百次激战,击溃了敌方数百个团,而己方在战斗和雪山草地中牺牲的人员高达近十万。长征的完成,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坚不可摧的意志与不可战胜的顽强!

伟大的长征

长征的意义在于突破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围剿并保存中国共产党的有生力量。

年10月10日,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启了万里长征。随后,红军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准备前往湘西与红二、红六方面军会合。然而,国民党反动势力在湖南集结了大量兵力,以逸待劳准备一举消灭红军。

毛泽东

在敌军来势汹汹的情况下,时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改变原有计划,直接进入反动势力根基薄弱的贵州。年1月,红军渡过乌江,占领遵义。15日,历史上的遵义会议召开。

遵义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败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领导人小组,保存了中国共产党的有生力量。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国民党反动势力步步紧逼,集中军队向贵州进发。在这一危急情况下,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指挥下四渡赤水河,迷惑敌人的眼线,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计划并击溃敌军,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

此后,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取得了长征的战略性胜利。之后,中央红军翻越了海拔多米的大雪山——夹金山,走出了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的大草地。年10月,三军在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史上一次伟大的奇迹,粉碎了敌人围剿的阴谋,也为中国共产党保留了有生力量。在之后的全民抗日救亡图存中,中国共产党还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承担起更加艰巨的使命。

长征中的战士

所有参与过长征的人,都是英雄。他们为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事业所作出的付出的牺牲,都应该被大家都铭记、感恩。

缅怀过去,展望未来

如今,新中国已经建立了62年,距离长征结束也已经过去了8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中国人民的努力拼搏下,新中国不断发展,伫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百余年前,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不断侵略中华,给朴实的中华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压迫和伤害。从年鸦片战争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到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受压迫史,也是一部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探索救国道路的斗争史。

从具有朴素爱国主义的义和团运动,到终结千年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从试图统一国家的北伐战争,到全民统一战线的抗日战争,再到打倒国民党反动势力,解放全中国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从来不惧怕任何战争。

解放战争

每一场斗争,都是为了拯救中国这个漫长悠久的祖国,都是在探索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在经过不断地失败,不断地斗争之后,一群有识之士看清了列强虚伪的面孔,看清了中国真正面临的危机与矛盾。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

他们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经历了多次战争,用自己的行动来证实当初的呐喊。尽管有着无数同志倒在前进的道路上,但是还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场伟大的革命事业中。

如今,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安居乐业,离不开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巨大贡献。缅怀过去,记住先烈的同时,我们也要展望未来,为之后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