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元帅在建国元勋内的军事家中,被人习惯性地尊称为“总”“老总”。有此资历和待遇者仅有四帅——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贺老总的革命贡献就在于,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刻,他投身革命,在周总理领导下成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并在之后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智慧,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穷人的带头人,仍然是穷人
贺老总生于年的湖南桑植洪家关,家境贫寒,因为自小习武,喜欢打抱不平。因为祖父、父亲、姐夫的原因,贺老总在恩施参加入了哥老会。加入哥老会后,他加入国民党的前身之一中华革命党,自18岁开始走上反帝反军阀的武装斗争。
贺老总的胆子从小就非常大,七岁那年,有个恶霸想看看他的胆量,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在桌底下放了一枪,把周边的人吓得屁股尿流,可贺龙连眼睛都没眨一下。他终身喜好武术,喜欢战马,对钱财、名誉反而不在乎。
贺老总家里穷,所以没有多少文化,他又痴迷武术,喜好打抱不平,必然经常惹事,但却有一个好处:在当地有着非常高的威信。这就让他成为当地穷人的领袖。
因为贺老总的哥老会地位和仗义性格,在许多革命事件中都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红星照耀中国》里就曾略带夸张地说:“贺龙可以到全国任何一座村庄,向哥老会亮出自己的身份,然后拉起一支武装来,甚至几次将地方哥老会的武装力量,全部收编至红军麾下。”
为什么说略带夸张?就在于案例肯定会有很多,也确实很多人因此收编至红军麾下。但那些人相对于庞大的哥老会会众来说,并非主体人群。
哥老会是太平天国后的中国第一大帮派,遍布全国、影响深远。作为穷苦百姓的互助性组织,会众来源非常庞杂。因为品性、环境的不同,有的人是革命的勇士,有的人是反革命的渣滓;有的人是见义勇为的好人,有的人则是无恶不作的坏人。在晚清、民国特别是抗战时期,人们的生活朝不保夕,很多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成为其一员。
哥老会人员众多、唯首领是瞻。只要本地区首领跟着谁,前面就是万丈深渊会众也会跟随。但如果本地区首领是无恶不作、自私自利之徒的话,那么该地区的哥老会组织也必然会是反动性质的组织。当然,因为贺龙的祖父、父亲和自身的原因,走到哪里,哪里的哥老会都必然给予面子、尊重,那是必然的事情。
但请注意:哥老会并非组织严密的全国性组织,它很分散,开了山堂之后,其实很像自己的独立王国。
贺龙元帅的革命岁月
哥老会是穷苦人的秘密组织,但穷苦人因为没有知识,讲大道理是不懂的,只知道很普遍的道理:你欺负我就不行;人要讲忠信,永远跟着手领走;我被欺负,哥老会会帮我报仇,让我干啥我干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既可贵又可怕的两面性。如果疏导好,他们的革命意志最坚强,如果不能够那将是很大的问题。
能够跟着贺老总走的人、跟着共产党走的哥老会会众,都是一些好打不平、有着某种侠义心肠的人。他们甚至不再为单单的自己而战斗,而是在为朋友、为穷苦人而战斗。这就与那些喜欢偷盗抢劫、喜欢依靠团体力量作威作福巧取豪夺的人有着本质性的不同。尽管,在哥老会中,这两类人都广泛地存在。
从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到年蒙难,在长达55年的革命生涯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年是他苦苦追索的年代,年以后是他奋斗的年代。
从年到年的13年里,他参加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北伐等诸多革命运动,最终却发现那些所谓的革命者到头来仍然欺压百姓、穷苦大众,他为此痛苦不已。但是在他彷徨的时候,他接触到了共产党,因此,他决心无论胜败、无论生死,他都要追随共产党。即使那时候的共产党正处在被国民党剿杀的危险生存阶段,他仍然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其中。
经过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北伐战争和期间的各种军阀混战中的背叛与污蔑、剿杀,贺老总逐渐认识到这些运动都无法指引劳苦大众从贫穷走向富裕。最终,他由一名带有江湖习气的哥老会大佬变成一位不屈不挠的革命家。
贺龙的三把菜刀闹革命
年,贺龙集合穷乡朋友做起了马帮生意,但一路上屡受盘剥。自小便在有钱人、有权人欺负下的贺龙心中愤恨不已,从心底发出:为何穷人总受欺负的呐喊。这时,同盟会会员陈图南介绍他加入中华革命党。
由此开始,贺龙由哥老会这一民间自助组织向革命组织开始过渡,也有一位江湖人士向革命者过渡。转变的过程,虽然历程艰辛,但贺龙的意志非常坚强,他的初心从未改变——让这个富人、官家欺负穷人的社会改变为人人平等的社会。
年,蔡锷将军自北平回到云南,宣布讨袁,护国运动开始。湖南革命党开始行动,贺龙准备对泥沙镇民防团进行袭击,夺取武器组织武装。年1月,贺龙率领“八义团”骨干夺了桑植县尼沙镇民团的武器。之后成立“湘西讨袁独立军”,率部攻打石门县失败。
年,三把菜刀闹革命。贺龙在攻打石门失败后,又决定在二月二菩萨生日之际再次发动起义。之后,他派人寻求蔡锷将军的支持,但蔡锷将军无兵可派。3月16日,贺龙便率领21人,携带三把菜刀、两把单刀、一支火枪、几把匕首对芭茅溪盐税局发动袭击,抢了盐税局16条快枪,组织“讨袁护国军”,攻占桑植县城,宣布独立护国。
之后,贺龙的武装被编入程潜的护国军系列,番号是湘西护国军左翼第一团第二营。
贺龙的两把菜刀闹革命与两次被上峰同志吞并武装
袁世凯在年6月死后,贺龙被任命为醴陵镇守使,在参加军阀混战中,贺龙的队伍突然被顶头上司谭延闿缴械,多亏当时贺龙不在军中,只得带着三名亲兵返回故乡。
年9月,贺龙来到长沙,参加革命党组织、谢绝谭延闿邀请,坚决表示支持革命党。在此期间,贺龙由贺云卿改名为贺龙。就在这时,中山先生发动护法运动。
年,回到家乡后,贺龙与吴玉霖商量还得闹革命参加护法运动,二人夺了夺了县长护兵的两支枪(也有说三人行动),凭借这两或三(三人行动说是抢了两条枪后,又买了一支)杆枪,贺龙很快就拉了人的队伍。这次革命就是著名的“两把菜刀闹革命”。贺龙在自己的履历表中也专门谈及这次革命“年,曾用两把菜刀,发展到百余人的队伍,任援鄂军第一路总司令所属之游击司令。”。
随后被编入湘西护法军,万万想不到的是,贺龙的队伍竟被顶头上司湘西护法军总司令张溶川看重,不但夺了贺龙的人马还将其关押7天。贺龙又成了光杆司令。
贺龙再次回到家乡,很快在当地哥老会的支持下,贺龙再次拉起了一支队伍。其后规模越来越大。年,贺龙的人马扣押日本轮船“宜阳丸”,由此名震天下。年,中山先生委任贺龙为建国川军第一师师长,中将军衔。
都是穷人,贺龙元帅找到了家,并为之奋斗终生
年,北伐战争开始后,贺龙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因为其“战绩最大,声威最高”被誉为“钢军”。随着距离真正的革命真理越来越近,贺龙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几经探索、学习,贺龙终于坚定了决心。
在年7月与周恩来的见面中,向日后的周总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的周恩来表示“我认定贵党是最好的党,我服从贵党的领导,只要你们相信我,我就别无所求了……我决心和蒋、汪这帮王八蛋拼到底”。
由此,贺龙、日后的贺老总从一名只靠勇猛、敢打敢拼的穷苦斗士,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日后的岁月里,贺老总利用曾经的身份,对我党的革命事业的贡献很多。同时,在日后的革命岁月里、抗战岁月里,为了挽救更多的走入迷途的哥老会会员,中国共产党对哥老会、青帮等组织也做出了重要决定。
例如《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年4月25日)、《对哥老会的宣言》(年7月15日)、《中央关于争取哥老会的指示》(年7月16日)、《哥老会是抗战的力量》(年发表于《新华日报》)《关于哥老会清帮工作的初步指示》(这里的清帮就是青帮,年12月30日)等,文件、文章,充分表明对哥老会的帮助。
都是穷苦人,走的路却并不同。哥老会遍布全国、人员众多,不仅共产党,国民党甚至日伪特务都在拉拢哥老会,遍布全国的松散的哥老会组织、人员必然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有些人走上了与人民一起奋战的道路,有些人走上了与人民为敌的道路。
虽然都是穷人出身,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贺老总是幸运的,也有人是半幸运的,有的人走上了不幸运甚至是反动的道路。半幸运的典型就是冯玉祥将军。
冯玉祥作为穷人,一直在寻找着为大众谋取幸福的道路。在他生前并没有踏上最终的正确道路。贺龙元帅的家境比冯玉祥差远了。冯玉祥的父亲毕竟是一名淮军小军官,在从军路上可以给他不少便利。贺龙的父亲则是一名普通百姓,尽管有人说是哥老会大佬,然而哥老会本身就是穷人中实在没办法才加入的组织,根本也没什么便利可言。
冯玉祥晚年加入哥老会,为的是东山再起;贺龙青少年时代加入哥老会则是为了生计生存。然而,贺龙元帅却最终成为人们敬仰的军事家,为什么?就在于他找到了真理,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并为之奉献到胜利。
由此,我们说贺老总是幸运的。
虎虎虎,美英养虎为患终被虎啃:中共南方局开始千里香港大营救
虎口脱险:年邹韬奋、茅盾等多名知名人士离港记
袁世凯在晚清官场的30年:人脉与9个关键时刻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