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帅

6月11日,桑植县五道水镇连家湾村细雨如织,山色空蒙。云雾挂在山前山后的丛林里,仿若装点出的仙境一般。空气中到处奔流着负氧离子,深吸一口气都是舒爽。

“连家湾村是湖南四大水系之一的澧水北源源头所在地,也是整个澧水河道来水量最大的支流发源地。”正在村里组织开展生态保护主题实践活动的镇党委宣传委员卓著告诉记者,去年12月24日,省水利厅在连家湾村设立澧水北源界碑,今年6月6日,省生态环境厅又将澧水北源纳入全省20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之一,“这些殊荣和认可鞭策着我们要主动担当作为,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源头碧水,而打造澧水北源界碑教育基地是我们探索的第一步。”

当天,该镇党委、政府专门把全镇党史学习教育第四次学习课程放在澧水北源界碑教育基地,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开展“呵护源头绿水青山,促进澧水生态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在领誓人的带领下,大家一字一句字句铿锵地宣誓,誓言响彻在绿水青山之间,“为使澧水北源绿水青山,为使自然生命繁荣灿烂,我们作为澧水北源的守护者……”

随后,大家化身为生态保护志愿者,身穿红马甲、志愿服,手拿扫把、撮箕、垃圾袋,沉下身子弯下腰穿行在街道上、河道上,开展捡拾垃圾、枯枝等义务劳动。在清扫过程中,还积极向周边村民普及环境卫生和生态保护知识,呼吁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自觉意识,引导共同保护好澧水源头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

“生态振兴,除了生态保护,毫无疑问要做好绿色经济,让生态振兴引领五道水镇全面振兴。”该镇党委书记钟敏介绍,作为刚刚入选全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的澧水北源所在地,全镇上下始终突出生态优先战略,夯实“粽叶+茶叶”绿色主导产业,打好澧水干流禁捕退捕攻坚战,防范澧水流域大鲵自然保护区水环境风险问题,严守生态保护底线红线,不断深化优化河长制常态化落细落实,切实守护好澧水源头良好生态,努力把“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振兴理念变成绿色财富,变成畅销原生态产品。

据了解,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做足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绿色”文章,全镇野生粽叶林约4.9万亩,三木药材林5.14万亩,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建档立卡户+农户”的模式,发展人工粽叶基地亩,茶叶基地亩。截至目前,该镇已培育绿色生态产业领域职业农民余户,户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实现“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生态效益”三同步、三见效、三增长。

该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钟吉锋说:“当前正处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牢固树立生态振兴理念,走生态振兴促进全面振兴的发展之路,符合桑植县‘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县情实际,关键是要让生态振兴深入人心,让绿色发展赢得人心,让生态红利凝聚人心,更多更广更深惠及老区桑植人民。”-06-:00:00:0五道水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