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王成均葛选章鲁群春季插秧,花草飘香。夏季施肥,苗壮果青。秋季收割,谷果满园。冬季年至,歌舞登场。近日,笔者走进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党支部,村村寨寨,展现着白族土家,苗族等6个民族共建美好和谐家园的景象。高低起伏的山坡,丘陵、稻田和屋场,有果园、有养殖场,有粮油加工厂,更有欢乐跳舞的人群。合群村名白族、土家、苗族等民族同胞悄悄参与村支两委实施的“土地同管理,群众同劳动、文化同参与、社会同治理、成果同分享”民族同胞“五同”发展,“望得见山,望得着水,守得住乡愁”的现代新农村在合群村真正得到体现。望得见山,合群的山是民族同胞眼中的金山银山合群,又叫鹤群村,多年前的宋末元初,南方战火纷飞。一支由云南大理白族青年组成的寸白军走出大理,溯长江、渡洞庭、漫津澧、落慈邑,跨越多公里,最后在桑植县芙蓉桥、马合口一带插草为标,落脚定居,从此繁衍生息至今。此后的岁月里,他们带着乡愁,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撒在新的土地上,与当地汉族、土家族、苗族等各族群众,共饮溪泉,同耕山田,相互尊重、喜结良缘、世代和谐。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诉说着悠悠的往事,见证着民族交融的历史,延续着民族文化的血脉。桑植县地处武陵源山脉腹地,“九山半水半粉田”的生存环境是武陵山区地理特点,在桑植,更是得到了突出体现,合群村是桑植县23个乡镇个村居中的一个村,5.34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耕地亩,山林亩,一条郁水河穿村而过,属于典型的“九出半水半分田”。村党支部书记钟白玉把目光瞄准村庄的耕地和山坡,以每亩元的流转租金流转土地亩,由村里成立的合群诚信农民产业合作社统一经营,民族同胞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参与经营全村制定的五年发展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共同发展黄桃亩,丑柑亩,实现了“山上养羊子、山坡种果子,山下种稻子、老百姓口袋中有票子、游客来了有乐子”的“五子登科梦”。合群村12个村民小组户,有户把自己的土地和山林统一流转到村里,合作社根据每家劳力与土地的远近,安排农活,充分发挥民族同胞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年,合群村民族同胞上下同心,建成了四季瓜果飘香的果园。春赏花、夏观景、秋品果、冬观雪,合群的亩黄桃园成为县内外有名的打卡地。合群村洛家峪组白族同胞王美云一家5口人,共有4亩稻田,8亩山林,全部流转到合作社,家里有2人在果园,稻田基地劳动,每年劳作收入3万元,仅耕地人均收入就达多元。昔日的荒山现成为合群村民族同胞的金山银山。合群的乡愁,是绿水编织金腰带银腰带的乡愁合群村属于典型的额斯特地形,溶洞多,泉水汪。合群村村支两委把目光瞄准了从溶洞流出的山泉水,因地制宜建成养殖大鲤30万尾的基地。又建好引水沟渠,把亩稻田变成旱涝保收的生态优质稻基地。合群村秉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理念,把产业振兴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总钥匙,积极探索“民族团结+产业振兴”融合发展的路子,不断筑牢群众增收的“压舱石”。通过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流转土地、统一生产经营的“三统一”模式,推进产业发展,种植黄桃亩、丑柑亩、生态优质稻亩、油菜产业亩;养殖大鲵30万尾,黑山羊余只,宁乡花猪余头。统一流转的亩稻田,村合作社采取四季轮作的方式,种植稻田和油菜两季作物。村里挖掘深厚的民族文化,办起了“载秋会”,配合山上的“桃花节”,合群村把传统的农耕变成可观可赏的文化盛宴。一次次节会,吸引国内游客的目光。合群的生态稻米、生态菜籽油和生态有机黄桃,在网上网下互动活动里,订购一空。绿水悄悄编织成合群村民族同胞的金腰带银腰带。村里产业起来了,绿水润泽了合群的产业。村里自年开始,为各族群众发放“新农合”补贴、60以上老人补贴,合作社分红等32万元,发放米、油等生活物资18吨。合群村雄虎组白族村民钟光前年达八旬,曾在村里担任支书21年。每年,村里为他送来30斤大米,10斤菜籽油。钟高前会美美地吃上一碗,他高兴地说“我在合群村生活了一辈子,现在不能劳动了,村里发的米和油,我吃后,那种幸福,甜到心理去了。”合群的乡愁是各族群众共同一个梦的乡愁桑植白族仗鼓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舞蹈粗犷、刚劲、原始、大方又夹杂武术套路。仗鼓最先发源于白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随着汉、苗、土家等各族群众长期生活在一起,民族间文化相互交融,逐渐融合成各民族共同的文化活动。每逢庙会、祭祀、庆丰收等民俗活动或节假日,村支两委都会组织仗鼓舞表演,以鼓会友、以舞传艺、以歌宣教。各民族文化交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和谐共处的景象在村内处处呈现。合群村有白族、土家、苗族、壮族、瑶族和汉族等6个民族千百年来,各民族相互生活相互劳作相互烟亲,早已成为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合群村成为6个民族团结互助的幸福家园。合群与周城,一个在武陵山脉腹地,一个在洱海之滨,虽隔千里,但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年6月,周城村张丕和一家人,告别巍巍苍山和茫茫洱海,奔赴合群,着手修建白族扎染房,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手把手进行技艺传授,很多妇女通过学习扎染、售卖扎染成品、开设扎染体验课,为家庭增加收入,过上了好日子。因战乱告别苍山洱海,因盛世相逢绿水青山,桑植白族与大理白族在祖国大地上,谱写了一曲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乐章。合群村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村支部探索“农产品+旅游”的模式,深入挖掘白族三月街、栽秧会、桃花节、杖鼓舞、白族腊梁等民同文化,办起了大理白族腊梁工艺厂,成立了合群白族杖鼓舞表演队,土家摆手舞演出队,每当旅客到合群村,会做腊梁的白族姑娘媳妇会跳杖鼓舞,会做土家布鞋的土家姑娘媳妇会跳摆手舞。合作社会根据姑娘媳妇的演出场次和旅游收入,发放工资。一件件白族腊梁、衣服,一双双土家布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一支支舞蹈跳出合群村同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90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