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育才
进入5月,漫步在桑植县城街头巷尾,徜徉在碧波荡漾的酉水河畔,那焕然一新的市容市貌,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让广大百姓为之点赞,也彰显出桑植城管人持之以恒的奋斗和辛劳。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触碰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创新开展‘协同执法、环卫市场化、顽瘴痼疾整治、门前三包(网格化管理)、微项目建设’城市管理新举措,‘绣’出城市新面貌。”桑植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邹启林如是说。
协同执法,道路“畅起来”
“过去,人行道上到处乱停车辆,人行道变成了‘停车道’。”回想过去,家住和平路的居民王先生显得颇为无奈。
车辆乱停乱放,不仅影响道路畅通,也容易造成出行安全隐患。为了还路于民,桑植县城管局与交警大队开展联合执法,由城管执法人员对主次干道、人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停乱靠车辆进行抄牌,再由交警部门纳入交警处罚平台进行处罚,实现“协同执法”。对于无法进行抄牌的,则由城管局采取锁车、拖车方式,加大查处力度。
5月17日,城管执法人员与交警在巡查中发现,有一台黑色小轿车停放在湘江银行前面道路上,压占近一半的路面。执法人员当即拍照取证,锁定车轮,并开出行政处罚通知书。去年以来,城管执法人员和交警先后出动执法车辆多车次,执法人员多人次,累计劝导多人次,张贴《违反禁令标志停车告知单》,处罚1万多车次。
环卫市场化,街道“净起来”
5月17日早7时,梅尼商场门前人潮熙熙攘攘,几名环卫工人穿梭在人群中,进行日常保洁。“现在城区路面可真是干净,我们买东西也舒心!”市民王女士对此赞不绝口。
桑植县推动环卫服务市场化改革,将城区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采取市场化运作,采取“政府监督+企业服务”的形式,真正实现了“管干分离”“服务外包”。
环卫市场化后,桑植县按照责任追究制的原则,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实行早晚以机械化清扫为主,平时以人工作业为辅,实现了辖区57.56万平方米道路清扫保洁的精细化、高效化。
的士小哥刘锋打趣说:“以前白天开出租车很少看到环卫工人,现在遍地开花。我们这里与大城市正在缩小差别。”
门前三包,环境“美起来”
5月18日清早,在桑植县文明路开店的张大姐,打开店门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扫帚清扫门前垃圾。“卫生搞好了,店铺整洁了,来的客人多了,生意更好了。”张大姐开心地说。
为进一步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桑植县聘请47名网格员督促引导广大门店和沿街单位搞好“门前三包”工作落实,共同维护好市容环境,真正实现“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大城管格局。
桑植县城管局相关负责人杨勇介绍,“实行网格化管理,市民、摊贩,尤其是门店店主配合度非常高,效果很明显。”去年以来,累计规范出店经营余起,劝导流动摊贩余起,制止乱丢垃圾近2万多人次。
整治顽瘴痼疾,形象“靓起来”
“这里马路市场治理的很好,以前小摊小贩挤满公路两侧,堵得水泄不通,现在道路顺畅了、环境干净了、出行也更安全了。”家住北二街的居民何亮说。
在桑植县城,这样的“马路市场”顽瘴痼疾还有多处。为解决影响市民出行、消除安全隐患等城市顽瘴痼疾,桑植县城管局一方面加大城市顽瘴痼疾整治宣传力度,同时在老县政府机关、朱家台金海学校对面、原瑞鑫汽车修配厂等地多点布局开辟临时便民农贸市场。
目前,桑植县北二街、民歌广场河堤、梅尼巷道、朱家台、气象局等5处20多年未解决的“马路市场”顽症顺利解决,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确保了相关道路“畅、安、舒、美”。
微项目建设,短板“补起来”
“巷子里路灯亮了,路面平整了,墙面也整洁了,一出门就让人感觉心情非常舒畅。”家住启智学校旁的陈大姐看着改造后的小巷开心地说,“经过改造后,小巷环境好多了,每天都在这里进行晨练。”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桑植县坚持花小钱办大事、办好事、办实事,投入多万元实施一批涉及民生、公共基础设施、文物修缮等方面的小微项目建设,既提升城市形象,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目前,桑植县20多个微项目已全面铺开,部分已经完工,无论是主次干道,还是小街小巷,处处享受着微项目带来的便利。目睹县城的变化,市民王爱民在朋友圈写道:“桑植越来越美,发展越来越快,前景越来越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