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医院哪最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8077.html

推改革、强统筹、增效益、防风险,湖南财政中流击水、敢为人先。

张尚武

潮涌浪高天地阔,奋楫争先正当时。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省内汛情旱情疫情叠加影响,全省财政系统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着力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挖潜盘活保重点,加强管理增效益,兜牢底线防风险,改革经验得到财政部推介,多次获得国务院表扬。在年度地方财政管理绩效考核中,湖南排名全国第三,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正在召开的全省“两会”上,代表们审议预算报告认为:从“政府账本”来看,改革的红利更多地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转化为长远发展动力。

省直单位公物仓启动运行。

(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供图)

“政府过‘紧日子’,换取百姓过‘好日子’”

——节支、挖潜、盘活,加强资源统筹能力

岁末年初,预算编制正在紧锣密鼓进行,锱铢必较只为好钢铸刃。

近几年,过“紧日子”成为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精打细算办一切事业,严控“三公”经费开支,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

“我们感觉到,预算编制过程中,政府过‘紧日子’成为常态。”来自财政系统的省人大代表李红说,“三公”经费管理始终坚持“两个不得超过”的原则严格控制,年底决算不得超过年初预算,当年预算不得超过上年预算,年中不追加,年底结余全额收回。

省财政将“三公”经费管理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行全流程监控,念好紧箍咒。近三年,省级一般性支出压减24%,年省级“三公”经费支出较年下降52%。

一般性支出做“减法”的同时,省财政在盘活“三资”方面大力挖潜。

清收盘活补充“源动力”,让闲置资金“活起来”。在财政部要求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将结余的部门基本支出及“三公”经费、结转一年以上的资金全部收回,做到应清尽清、不重不漏。近三年累计盘活亿元,集中财力保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将节用裕民落到实处。

预算执行跑出“加速度”,让趴窝资金“动起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通知》,建立健全分析研判、限时下达、定期通报等多项机制,让加快预算执行有章可依。实行预算安排与年初预算细化程度、专项资金下达进度、部门预算执行进度“三挂钩”机制,进度快慢直接影响资金安排。-年共计收回未按期下达的省级专项资金12.7亿元,将收回的资金优先安排用于稳定经济大盘、落实“三保”支出等重点领域。

清查挖潜打出“组合拳”,让沉睡资产“醒过来”。年初,省财政厅提请省政府出台《清查处置全省闲置国有资产资源专项行动方案》,清家底,挖潜力,资产盘活迅速覆盖全省。

从高校老校区扩大到全省老基地、老院子,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辐射到经营性国有企业资产、平台公司准公益性资产、园区土地厂房、资源性资产等各类国有资产资源,按照“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的处置原则,分类予以盘活。

省本级集结行政事业资产,打造共享“公物仓”;汨罗市点“石”成“金”,建筑用花岗岩矿竞拍出让;临武县“锂”直气壮,丰富的碳酸锂资源,引来投资者“扎堆”;茶陵县变“废”为“宝”,砂石资源综合开发出效益;安化县荒地利用土生金……

“盘活”资源显身手,各地收获“真金白银”,全省盘活“三资”总收益超亿元。省本级挂牌处置湖南农业大学闲置基地,一次性成交18.9亿元,助推岳麓山实验室建设;年岳阳市盘活“三资”总量达.2亿元,形成财政收入.8亿元,成功入选“中国改革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现场。

(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预算管理做得好不好,关键要让人民满意”

——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过去一年,省财政着力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优化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省财政制定省直部门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办法,将预算细化程度、预算执行进度、省级专项资金下达进度和分配情况、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情况等作为重要指标,开展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全面通报,并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

“办法首次为衡量省直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了标准尺度,引导省直部门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省水利厅财务处的同志称,绩效评价结果与下年预算安排挂钩,促进形成“讲绩效、重绩效、看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

加强事前绩效评估。省财政制定了省直部门预算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督促指导省级预算单位做好年度新增万元以上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重点论证项目设立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防止“拍脑袋决策”,从源头节省开支、提高绩效,避免事后“被动买单”。

扩大重点绩效评价范围。绩效评价拓展到政府重大投资、政府债务、PPP、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医保基金等领域和范围,推进部门和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探索开展政府收入绩效管理。

打造绩效管理闭环。财政、审计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通过预算绩效与审计监督的指标共商、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整改共促,构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内外“两个闭环”。

作为全省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被列为省重大投资项目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前期强化对设计方案的审查,优化投资控制;项目实施期,对照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施“双监控”和绩效评价;竣工运营期,开展“回头看”,对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预算绩效管理,为工程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预算管理做得好不好,关键要让人民满意。”全国人大代表、海泰博农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杨莉称。

年,省财政进一步加强预决算公开,公开范围由家省直部门扩大到家所属预算单位,制定预决算公开模板,公开的内容也更加细化。在全国预决算公开考核中,我省排名全国第三,位列全国第一方阵。杨莉称:“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效果怎么样,一目了然,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大大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

岳麓山实验室效果图。

(湖南农业大学供图)

“当好财政资金‘守门人’”

——切实防范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能力

从年头到年尾,全省财政收支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在一些财源建设薄弱的地区,越到基层,财力越紧张。

“年减税降费,税收收入有所下降。而防疫、抗旱等应急性支出陡然加大,基层运转十分困难。”冷水江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说。

省财政出台一系列举措,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县市区财政平稳运行,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省财政下达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财力补助.6亿元,较上年增长51.6%。

近几年,省财政持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倾斜力度。每年切块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困难地区弥补支出缺口,增强基层保障能力。

这些举措堪称“及时雨”,帮助基层解了燃眉之急。着眼长远发展,省财政建立财源建设激励机制,引导市县提升收入,支持园区提质增效,培育壮大优质财源,推动产业发展,增强发展韧性和后劲。

进一步优化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鼓励设区市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地区间开展“飞地经济”合作。雨花区经开区选择韶山市建“飞地经济”产业园,以“飞地产业”促融城发展;桑植县在长沙县设立“飞地经济”产业园,弥补后发地区“软硬件”短板,仅几年时间,就做活了生财文章,培育出优质财源。

助力基层“三保”的同时,抓牢抓实政府债务管理。湖南建立规范有序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健全债务管理“闭环”制度体系,多项创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规范政府债券“借、用、管、还”管理全流程,严格债券发行使用和风险把控;坚持“无来源不立项、无预算不开工”,严禁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建立健全债务问题问责机制,对违法违规举债行为严肃查处、坚决问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面对财政减收增支双重压力,财会监督瞄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组织多项预算管理及重大财税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对违反财经法纪行为“零容忍”,严肃财经纪律。

郡县治,天下安。省人大代表、岳阳市云溪区区长蒋春艳称,刚刚过去的一年,省财政推动财力下沉基层,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重要改革的倾斜,优先保障“三保”、债务付息等刚性支出,当好财政资金“守门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