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长期积累、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形式,也是我国各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它是各族人民强健体魄、情感交流、休闲娱乐的有效方式和手段。桑植县白族仗鼓舞活动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随白族人民迁徙到湖南桑植县的历史岁月而不断的演进与变迁,向着多元功能方向发展。以下,本文对桑植白族仗鼓舞的演进、变迁与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文化遗产不仅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人们能够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中包括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等内容。而民族传统体育是非物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活态化的人文遗产,具有活态性、民俗性、地域性等特征。人类是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载体,正如马克思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人是文化的主体,民族体育是需要借助人类主体才能使这种活态的文化得以传承,因此在民族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其原真性、多样性。
原始身体运动指史前人类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与人的身体运动相关联的一些体育因素,而这些体育因素既不是完整的文化模式也不构成一个独有的文化体系,而是与其他文化活动相交织构成史前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就桑植白族仗鼓舞来说,无论是它的“斗官兵起源”还是“歌舞比赛起源”等都是早期白族人民生活的组成部分,在调研中从传承人王安平口中得知:“我们原来就是没事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跳一跳,活动一下身体,后面慢慢的才建立队伍去演出、比赛。”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日益提升,仗鼓舞逐渐从生活中分离,独立形成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形式。年该项目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这有助于桑植白族杖鼓舞传统项目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使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从古至今,健康一直是人类追求的向往。而处在不同社会阶段,人类对健康的定义也随着社会进程、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健康的内涵也不仅仅停留在身体健康这一单一层面上,还要追求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健康等多个方面。
《全民健身计划》中明确指出:“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身心健康作为个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引导人们树立以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体育发展理念。”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在民间形成演进和传承发展是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其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功能多元,且运动技术要求不高、运动强度易于掌控,并以自娱自乐的方式进行。
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满足人们强身健体的需要,还具有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的功能。在仗鼓舞创编之初,该活动就以简单易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活跃在桑植各乡镇的大街小巷,是人们茶余饭后怡情健身、交流情感的活动方式,是拉近人与人距离的有效手段。仗鼓舞发展至今,已成为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体育运动且深受不同民族、年龄、性别的人们的普遍热爱和参与。
今天,在桑植地区白族各乡镇开展的仗鼓舞游行活动队伍中,不仅有白族,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参与到白族的这一传统体育表演活动中,充分表明了该项目广泛的社会性特征。随着影响力的扩大,仗鼓舞不仅在乡镇、村寨中开展,并已进入周边城乡其他民族同胞地区的体育健身活动之中,而成为湘西地区人们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运动形式。可见,民族体育不仅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运动资源,也为民族交流、民族团结打造平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