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百夫长计划#
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给全国各地的红军根据地造成了巨大损失。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一九三五年三月,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这两支红军主力,人数都超过八万。
图毛主席在长征途
而此时,红军的另一支主力部队,还不叫红二方面军,只是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加在一起也就七千人,却在四面强敌的情况下奋起反击,发动了震惊蒋介石的湘西攻势,令中央红军也对湘西这片热土充满了向往。
图湘西攻势
这一切,都要从贺龙入党说起。本文,与大家一起体会贺龙的入党初心和使命担当。
一、当团长时,接触共产主义学说
贺龙接触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是在年、中共一大之后。在此之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属于精英小众文化,影响范围主要是大学者和进步学生、进步青年。贺龙到年的时候,才认识五六百个字,不仅读不了外文著作,可能连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读不太懂。
图马克思主义的脉络
贺龙虽然读书少,但很重视教育,也愿意与知识分子交往。当时贺龙带领一个团(支队)的人马,驻扎在湖南省桃源县,在这里他遇到了花汉儒,花汉儒送给贺龙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书籍,还负责讲解。
贺龙觉得共产党要让工人、农民当家作主和他的革命初衷是一致的,共产党的革命理论是有根有据的,在心中默默地种下了共产主义的种子。
图贺龙
二、当旅长后,全面了解共产主义
贺龙全面了解共产党是在年,国共合作之后。当时贺龙作为旅长,驻扎在贵州省铜仁县,贺龙就住在周逸群的岳父家里。周逸群家境富裕、父母去世早,由岳父作主,岳父是进步人士,不仅留贺龙住在家里,还给贺龙部队捐了很多粮食。
当然这个时候贺龙还不认识周逸群,当时周逸群在黄埔军校读书。国共合作之后共产党摆脱了地下活动的窘境,可以在国统区光明正大地宣传共产主义了。周逸群读了这些进步刊物,觉得很有道理,就把刊物寄回了家里。当时贺龙的秘书长严仁珊是周逸群的亲戚,贺龙在严仁珊的帮助下,无障碍地阅读了这些刊物。
图黄埔军校
从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二四年,此时的贺龙已经是个八年的老兵了,在八年的征战中,贺龙看到了军阀之间太多的尔虞我诈,思想上感到非常迷惘困惑。共产党的理论,为思想困顿中的贺龙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贺龙非常兴奋,要只身去广州找共产党,虽然他已经是旅长。但他的上司熊克武没有同意,熊克武正在按照孙中山的指示组织北伐,准备收拾袁世凯死后的北洋军阀。
图袁世凯
三、当师长时,提出入党申请
虽然贺龙的想法未能成行,但从此以后,他已经在用行动践行共产党的理论了。作为师长,他镇守湖南澧(lǐ)州、管辖七县,为工人和农民做了很多事,还责令地主开仓放粮,在五卅(sà)运动中带头捐款,支持进步学生。
北伐正式开始后,共产党员周逸群来到了贺龙部队,任政治部主任,两人从此开始并肩作战。不久,贺龙向周逸群提出入党申请,但当时正处国共合作的敏感时期,贺龙暂时未能如愿,倒是贺龙部队的中下级军官有的先入了党。
图洪湖赤子周逸群
周逸群一边在贺龙的部队中开展政治工作,建立党支部,一边帮助贺龙发展工农运动,补充作战减员。
四、当军长时,正式入党
贺龙部队在北伐中大显神威,特别是在逍遥镇大战中,贺龙自损六十、俘敌三千,威震全国,凭战功升任二十军军长,周逸群任政治部主任。
南昌起义前的风声已经很紧,蒋介石屠杀共产党员,汪精卫所属的部队也开始清理共产党员,但贺龙坚定地拥护共产党,给周逸群等共产党员吃了定心丸。
同时,贺龙利用驻军武汉的便利条件,护送刘少奇离开武汉,收编保护工人纠察队,派兵保护党的机关、工会、农会,派火车运送叶挺部队到南昌。
图刘少奇
一九二七年,贺龙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并作为总指挥统筹整个战局。贺龙部队担任了起义主攻任务,攻占了南昌城的旧藩台衙门。
南昌起义胜利后,贺龙建议转战湖南边境,既定方针是南下潮汕。贺龙虽然有不同想法,但还是服从组织决定,表现了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图周恩来和贺龙剧照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就是贺龙曾主张扣留第十一军第十师师长蔡廷锴(kǎi),未被采纳。结果事实证明贺龙的判断是对的,蔡廷锴很快就带着队伍脱离了起义军。
虽然起义军队伍很不稳定,但贺龙始终坚定,率部阻击了国民党的追兵钱大钧部队。
一个月后,起义军来到瑞金,在一所学校里,周逸群、谭平山介绍贺龙入党。周恩来、李立三、恽(yùn)代英、谭平山分别讲话。
五、为了入党,贺龙失去了什么
从一九二一年初心已许,到一九二七年如愿以偿,在这六年间,贺龙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和排挤。
图贺龙
一方面是部队被缩编。在北伐节节胜利的时候,国共合作的蜜月期却即将结束,蒋介石等人已经磨刀霍霍。像贺龙这样,拿着国民党的军饷,办共产党的事,是蒋介石等人不能容忍的。湖南军阀何健就曾经想要吃掉贺龙的部队,虽然最后没得逞,但是贺龙的部队还是被以整编的名义砍掉了7个团,减少了将近一万人。加上后来的战斗减员,直到贺龙升任军长,参加南昌起义的时候,部队还只有六千五百人,比叶挺的二十四师多不了多少人。而贺龙的师,曾经一度达到过两万人。
另一方面是本人遭暗算。南昌起义前夕,蒋介石、汪精卫都想拉拢贺龙这支独立武装,面对他们的封官许愿,贺龙丝毫不为所动,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图陈图南剧照
国民党反动派一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当时,贺龙的师参谋长是陈图南,他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贺龙的入党(中华革命党)介绍人,支持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见证和陪伴了贺龙从孤胆英雄到革命军领袖的成长历程。陈图南趁贺龙部队几个月没开饷的时候,策划了闹饷事件,计划趁乱除掉贺龙,然后由他出面平乱,接管队伍,投靠蒋介石。
贺龙来到闹饷的第一团训话,一下就镇住了场面,大部分闹事的人都承认了错误,但真有人趁乱打黑枪,幸好没打中。贺龙明察秋毫、当机立断,处决了陈图南等人。但还是有个别军官,在陈图南的煽动下,带着队伍走了。
六、为了党的事业,贺军长再次从零开始
图朱德
起义军离开南昌后,凭借朱德的影响,兵不血刃地进入江西临川休整,接着南下瑞金,经过激战占领会昌。接着取道福建长汀进入广东,在广东北部的三河坝分兵,朱德断后,贺龙和周恩来、叶挺一起,率领主力,经过激战,占领潮汕。
李济深调动大量军队前来围剿起义军,还有军舰配合,起义军长途跋涉、连续作战、人生地疏,损失非常大。在起义军转战海陆丰的过程中,部队被打散,前委研究决定,起义军主要领导人取道香港回上海,部队在海陆丰分散打游击。
贺龙来到上海后,党中央计划让贺龙和林伯渠、刘伯承一起到苏联学习。但是国民党悬赏十万大洋捉拿贺龙,贺龙的目标太大,未能成行。
图林伯渠等延安五老
既然走不成,贺龙就主动提出自己回老家搞红军。在周恩来的支持下,中央同意了贺龙的想法。
一九二八年初,贺龙、周逸群、卢冬生等六七个人,乔装打扮,沿江而上,来到武汉。半年前,贺龙在武汉,是指挥千军万马、保护党员干部的军长,如今贺龙在武汉是地下党、通缉犯。
图卢冬生(右一)等在苏联
贺龙在武汉得到了贺锦斋的消息。贺锦斋是贺龙的堂弟,也是贺龙的嫡系,一九一九年开始就跟着贺龙闹革命。当初陈图南搞暗杀的时候,就选择了贺锦斋任第一团团长,目的就是想嫁祸给贺锦斋。南昌起义时,贺锦斋任师长,起义军南下失败后,贺锦斋来到洪湖地区打游击,很快就聚集起了一百七八十人。
从汉口到洪湖的路上充满了艰险,但贺龙经过无数的斗争洗礼,这点困难在他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遇到重兵盘查的关卡,就用钱开路;遇到地方民团,贺龙还趁机抢了十支枪。
七、落实党的决定,从洪湖返回湘西
贺龙和贺锦斋会合后,打出了第四十九路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联合洪湖地区的其他游击队,把队伍扩充到了五六百人。贺龙带领大家打土匪、打团防、打土豪、打劣绅,发展农民运动、支持农民起义。
图周逸群
随后,贺龙按照中央的指示,带着周逸群、贺锦斋等几个人,返回湘西。从洪湖到湘西,一路上充满凶险,但也有不少驻军是贺龙曾经的部下,还有很多土匪都认识贺龙。贺龙一边赶路,一边对地理、民情、军队情况进行了调研。
有很多老朋友、老部下非常崇拜贺龙,要带着队伍跟贺龙干。贺龙和周逸群商量,如果队伍大了就要筹钱、筹粮,而且这些队伍成分复杂,不经过改造很难顺利地带到湘西。于是贺龙拒绝了他们的好意,约定后会有期。
贺龙回到老家桑植县洪家关后,发现他的不少亲属和部下都有武装,有的是参加南昌起义后回老家搞武装,有的是北伐缩编后回家搞武装,也有一直在本地发展的地方势力,贺龙的姐姐贺英也有一支队伍。但越是到小地方,事情越复杂,这些势力之间有着公的、私的、历史的、现实的各种矛盾纠葛,为了生存和发展,正准备火并。
图贺英
贺龙回来后,振臂一呼,大家都愿意跟贺龙干。第二天,贺龙就率领大家占领了桑植县城。不到一个月,贺龙的队伍就发展到了三千多人。
八、建设党的军队,两度被打散
但是,国民党调集了大量部队,趁贺龙外出筹粮时,把这支刚刚组建的队伍给打散了,周逸群也返回洪湖地区工作。
贺龙赶回桑植后,立即整合失散的队伍,又聚集了三四百人。当时敌人在桑植搜刮了大量财物,正准备撤退时,贺龙带着队伍成功地打了一个伏击,全歼一个辎重连,缴获大量物资和弹药,壮大了革命声势。
图贺龙
贺龙本来就有名望,再一打胜仗,马上就有新人加入,也有老人归队,革命军很快又发展到了一千五百人。按照省委指示,贺龙的革命军改名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跟朱毛部队重名。
当时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处于初建阶段,很不稳定,经常作战,联络更是不方便,所以一度出现了三个第四军。朱毛部队是自称红四军,然后上报省委,贺龙的红四军是省委批准建立的,鄂豫皖的红四军是中央批准建立的。
贺龙虽然又当上了军长,但是这支部队还比较弱小,周围强敌环视。在奉命进入石门县后,陷入被动境地,经过连续的战斗迅速减员至二百多人,师长贺锦斋也壮烈牺牲,贺龙率部转战湖北鹤峰。由于洪家关的根据地被敌人占领,部队得不到供给,缺衣少粮没药,不少人离队,一个军只剩下一百多人。
图贺锦斋
九、不顾个人安危,把党的军队进一步发展壮大
在一九二八年底和一九二九年初,贺龙的日子不好过,朱毛的日子也不好过,正是出击赣南受挫的时候。上海的党中央鉴于根据地实力不强、朱毛贺目标太大,为了保护身处战斗一线的领导同志,希望朱毛贺返回中央工作。但正如赣南离不开朱毛一样,湘鄂西也一样离不开贺龙,贺龙要是走了,这支队伍也很可能就会散了,所以几位领导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留在战斗的最前沿。
图毛泽东和朱德
在鹤峰县堰垭(yànyà)村附近的大山中,贺龙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队伍整顿,遣散了一些思想不坚定、身体不硬朗的人,进一步加强了部队的政治、思想、战斗、纪律建设。
随后,蒋桂战争爆发,鹤峰地区的国民党主力部队调走。贺龙和朱毛部队一样,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贺龙部队从地方武装“神兵”中吸收了二三百人,通过战斗缴获了一百多支枪,联合陈宗瑜的游击队,攻占了鹤峰县城及周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队伍扩充到一千多人。
图加剧军阀矛盾的编遣会议
地方团防部队见到贺龙发展壮大,于是组成联军进攻以鹤峰为中心的根据地。但是这些乌合之众根本不是贺龙的对手,贺龙不仅将他们各个击破,还趁机占领了桑植县,进一步扩大了根据地,红四军也发展到了三千多人。
在一九二九年七月的赤溪之战中,贺龙自损几十人、歼敌两千多、缴获枪支一千多,再现了逍遥镇的经典。
十、坚决落实党的指示,三次东进终于会师
一九三零年初,上级党组织带来了周逸群的消息。周逸群离开桑植后,来到了洪湖地区,工作有声有色,他创建的红六军已经有六千多人。党组织指示贺龙红四军与周逸群红六军在洪湖会师,贺龙当即率红四军主力东进找周逸群。
图川军
第一次东进受到了川军的重兵围堵,贺龙避其锋芒,找到薄弱环节,消灭了五峰县、长阳县的反动武装和土匪,然后返回鹤峰县休整。
不久之后,贺龙再次东进,在五峰县建立了根据地,在松滋市受到敌人重兵围堵,贺龙避其锋芒,转道消灭了当地的团防武装,然后返回五峰县休整部队、安顿伤员。
一周之后,贺龙第三次东进,红六军西进公安,两军在公安县会师。会师后,两军合成第二军团,成为当时全国红军四大军团之一,周逸群任前委书记兼政委,贺龙任总指挥。红四军改称红二军,贺龙任军长,辖四个团。旷继勋任红六军军长,辖六个团。二六两军会师后,总兵力达到一万多,进一步巩固了洪湖根据地。
图旷继勋剧照
十一、不管是三万还是三千,始终坚定跟党走
一九三零年九月,第二军团攻占监利县,畅通了湘西、鄂西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十月,成立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以洪湖根据地为主的湘鄂西苏区正式形成,辖十个县,武装力量接近三万人。
图邓中夏
一九三零年九月,周逸群调离贺龙部队(第二年英勇牺牲),邓中夏、夏曦先后来到湘鄂西苏区,受李立三、王明左倾路线影响,湘鄂西苏区的革命事业和红军发展进入低谷。
图夏曦
在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围剿期间,第二军团在攻打军事重镇、南征、北上作战过程中损失惨重,到一九三一年初,部队只有一万多人了,缩编为红三军。
在国民党第三次围剿期间,第三军一度发展壮大到了一万五千人,湘鄂西根据地也扩大到了二十多个县。
但红三军未能打破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一九三二年十月被迫退出洪湖根据地,其他根据地也受到严重损失,湘鄂西苏区大部沦为敌占区,红三军在湘鄂西地区开展游击战,到一九三三年六月,只剩下了三千多人。
在主力部队离开根据地后,游击队的日子万分艰难。贺龙的大姐贺英、二姐贺戊妹,在游击战中壮烈牺牲。前文说过,贺龙的父亲和弟弟,牺牲于一九二零年。建国后统计,贺氏宗亲中有名有姓的烈士有人。呜呼哀哉!何其壮哉!!
在贺龙部队陷入绝境的时候,蒋介石又抛出了橄榄枝,派代表来游说贺龙。贺龙逮捕了蒋介石的代表,还进行了公审。
图桑植烈士名录
十二、绝处逢生,危急关头为中央分担
但现实很残酷,到了一九三四年四月,湘鄂西苏区全部落入敌手,贺龙、关向应率第三军转战黔东。贺龙早年曾经带领部队两次经过这里,留下了良好的口碑。经过五个月的努力,黔东根据地已经有五个县,红三军和游击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十月,红三军与红六军团在四川酉(yǒu)阳县(现属重庆)南腰界会师。红六军团来自中央苏区,奉命西征是为了给中央红军长征探路。会师后,中央给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红二军团近四千人,红六军团三千多人。
图二六军团干部合影
当时中央红军已经开始长征,红二、红六军团的首要任务就是牵制敌人、配合长征。在贺龙的建议下,两个军团兵合一处。贺龙跟自己的老部下借道酉阳城,把湘西王陈渠珍的主力吸引了过来,然后趁虚而入占领湘西永顺县,部队在县城得到了大量补给和充分休整。
当敌人反扑永顺之时,又主动退出县城诱敌伏击,取得了龙家寨大捷,击毙敌人一千多,俘获敌人两千多,缴枪二千多,随后占领桃源、包围常德、虎视长沙。湘西攻势,吸引了湖南、湖北和蒋介石的中央系大约10个师的兵力,为正处湘江之战的中央红军减轻了巨大压力。
图红军长征
二六军团,不仅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还利用在桃源、常德的有限时间,筹集了大量物资,扩充了红军队伍,组织了农民运动。随后,以湖南永顺为中心,建立了湘鄂川黔边根据地,辖七个县。蒋介石调动十万部队,对根据地进行围剿,二六军团再次为刚刚召开遵义会议的中央红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六军团一万一千多人,面对十万敌人的围攻,连续战斗两个多月。在敌人包围圈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向北转移,在桑植县,消灭了鄂军第五十八师。此举震慑了敌人,二六军团趁机收复了桑植、永顺等部分根据地。
到一九三五年五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贺龙的红二军团和任弼时、萧克、王震的红六军团,也结束了历时七个月的湘西攻势,开始了挺进湖北的新征程。
谨以此文献给贺龙元帅,这盛世,如您所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754.html